在钟声长鸣中 作家谭楷抢救性挖掘华西坝的故事

2023-04-27 18:08: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作家谭楷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图片由天地出版社提供

4月27日,首届“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大会的重点活动“讲述华西人继往开来的故事”——《华西坝的钟声》阅读分享会在成都举行。著名作家谭楷携新书《华西坝的钟声》登台,倾情讲述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幕后故事,那些发乎内心、流泻于笔端的炽热情怀令全场为之动容。

活动现场      

位于四川成都的华西坝,既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医学的起源地之一。近年来,天地出版社从鲜活、生动的四川故事中寻找和开掘重要选题,先后推出了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展现华西坝深厚文化底蕴及时代精神的“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一辑、第二辑。

《华西坝的钟声》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的一部(另外三部分别是《华西有所加拿大学校》《治病救人》《葛维汉在华西》),是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谭楷继《枫落华西坝》《你们是最美的天使》《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之后,创作的第四部关于华西坝的纪实文学作品。

这本书讲述了多位或生于华西坝,或长于华西坝,或学于华西坝,或奉献于华西坝的英雄和专家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们或于烽火战乱的岁月中抛头颅、洒热血,或于和平年代为国家的发展倾尽全力……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独特奉献,是一份份珍贵的华西坝人文史料和一个个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感人故事。

在华西坝土生土长的老作家谭楷,历经多年,通过抢救性挖掘、收集和整理20世纪初以来有关华西坝的资料,多方了解了有关华西坝的抗战英雄,如罗盛昭、乐以琴、曹振家、张义声等,以及医学专家陈志潜、曹钟樑、吴和光、邓显昭、杨振华等人的感人事迹,满怀创作激情,饱含真挚感情,创作了这部用心、用情、用力书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华西坝的钟声》。

谈及华西坝,谈及钟声,谭楷感慨良多,他直言:“钟楼是华西坝的标志性建筑,那浑厚悠扬的钟声伴随了我和很多华西坝人的成长岁月。钟声,时刻提醒我们,时间在流逝,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比尔·盖茨曾经说,'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这就是追赶生命。'我赞同他的话,我也正尽力在钟声的警示中, 抢救属于成都属于四川的文化记忆。”谭楷直言,华西坝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写作《华西坝的钟声》的过程只是一次收集历史碎片后的文字拼接,只是一通开场锣鼓,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讲更精彩、更动人的华西坝故事。

《华西坝的钟声》拥有一大批“特殊”的读者,他们的父辈正是谭楷笔下的人物。分享会上,原华西大学校长、四川医学院院长刘承钊之子刘益康,“中国公共卫生学之父”陈志潜之女陈芙君,原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院长曹钟樑教授之子曹泽奇,原华西大学医院院长吴和光教授之子吴大可,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邓显昭教授之子邓长春等,均感恩谭楷矢志不渝地把华西历史、华西人物、华西文化凝固在了《华西坝的钟声》的字里行间,让这部作品像一座隐形的钟楼,将钟声永续传承,启迪后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