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与四川大学签约 将在五大领域开展合作

2023-06-09 19:10:0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6月9日,“国家文物局 四川大学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国家文物局、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和四川大学有关负责人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双方约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面向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需求,以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为主线,深化务实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未来,双方将在五大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文物科技力量,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共同推进高层次文物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四川大学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优势,加强“考古学”“文物”“博物馆”等学科专业建设,构建高质量培养体系。推动四川大学考古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学科。加强文物保护相关学科建设,支持四川大学与文博单位合作培养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促进四川大学和考古机构的协同育人。建设稳定的田野考古实习基地,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提高田野考古教学质量。联合建立考古人才培训基地,提升西南地区考古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共同推进西南边疆考古学研究。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在藏学研究、民族考古、边疆考古和科技考古等领域的优势,大力开展西藏考古、西南考古和石窟寺考古等方面的研究。以东亚古人类起源与演化、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和川渝石窟寺考古等为重点,开展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区域性、专题性重大研究项目。推动考古科学实验室建设,促进考古科学关键技术研发和考古技术装备改进升级,推动西南地区考古发掘科技分析常规化。推动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支持三星堆遗址的保护研究与宣传推介。

共同推动西南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加大力度推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支撑西南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围绕石窟寺、土遗址、石质文物、壁画彩塑、金属文物、有机质文物以及革命文物等重点文物类型,开展科技基础资源调查、科学认知与健康评估、病害机理与环境作用机制、本体性能维持与提升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大学早期建筑的保护、研究、利用为基础,综合保护文物建筑所在历史环境。推动四川大学参与西南地区早期建筑、乡土建筑、藏传佛教寺庙、工业遗产、山地建筑等的保护研究工作。

共同推进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国际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开拓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组织开展在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的联合考古项目和合作研究,推动建立境外考古工作基地,共同培育中外联合考古示范项目。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四川大学一带一路奖学金”等项目,搭建国际科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

共同推进四川大学博物馆高水平建设。立足四川大学藏品资源和校园文化特色,推进四川大学博物馆建设,指导四川大学博物馆全面提高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等业务水平,将四川大学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支持开展博物馆交流协作,提升办馆质量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据悉,四川大学考古学科肇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60年由著名考古学家徐中舒、冯汉骥创建,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三个考古学专业之一,现为全国“双一流”学科(区域历史与边疆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国家“双创”示范建设中心的核心力量。依托西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近百年学术传承,四川大学考古学科特色优势鲜明,西南考古、西藏考古、历史时期考古等方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近年来,四川大学考古学科建设和相关考古文博成果频传。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四川大学考古学科学中心分别于2020年、2022年成立。在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开展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参与发掘的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两大项目双双入选。由成都市与四川大学共同建设的新型人文·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也将力争在今年内建成开放,博物馆新馆及综合科研楼建筑面积约73414平方米,常设展包括基本陈列“西南天地 云汇大川”和自然、艺术两个专题展。

“‘国家文物局 四川大学 战略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署是双方友好合作的延续,必将开启四川大学与国家文物局合作的新篇章。”四川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