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观天下”又与您见面了。每周六与您相约,纵观天下大事,我们不见不散!
新西兰对华交往之道值得其他西方国家借鉴
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图据新华社
在正式访问中国期间,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6月28日以“十分积极且具有建设性”一语,来评价当前新中关系,并表示两国关系对新西兰而言非常重要。
今年1月就任总理后,希普金斯多次表示重视中新关系,要继续加强同中国合作。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中新关系长期“领跑”,近十年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在世界阵营对抗风险加剧的当下,新西兰的对华交往,有哪些方面值得其他西方国家借鉴呢?
一是新西兰不盲目附和反华论调,独立自主地做出符合本国原则和利益的选择。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搞对华遏制打压的小圈子。新西兰虽是美国传统盟友,但并没有盲目跟从,而是保持清醒,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发展对华关系。
二是新西兰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秉持理性务实态度,聚焦互利共赢合作。新西兰有句毛利谚语,“一块干,吃饱饭”,这个朴素的道理贯穿于新西兰对华交往中。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新两国发挥彼此经济高度互补优势,不断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实现合作共赢。
三是秉持“和而不同”的立场,在求同存异中不断扩大双方的利益交汇点。中新两国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但双方均视对方为伙伴而不是对手、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正是在这种开放包容的交往基础上,两国关系才创造了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的多个“第一”。
俄纪念日改名刺激日本,双边关系恶化
1月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图据新华社
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24日签署一项法案,将9月3日“二战结束纪念日”改名为“反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二战结束纪念日”。该法案是对日本近期反俄政策的反制措施。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日本追随美西方谴责并制裁俄罗斯,大力支持乌克兰,将俄罗斯形象塑为“国际秩序破坏者”,自己则以“和平主义国家”自居,占据所谓“道德高地”,试图推动自身军事松绑,换取美西方对其军事安保战略的支持,并在亚太地区谋求地缘政治私利。
此次俄方在二战结束纪念日名称里加入“反日本军国主义”字样,就是要强调日本曾经的侵略者、战争策源地的恶行,以及战败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以刺破日本的“道德优势”幻梦。俄方对日一系列反制措施,让日本此前在领土等问题上的对俄外交成果丧失殆尽。俄日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
俄方的反制措施显示,其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对俄日关系改善已不抱任何幻想,两国此前建立的政治互信彻底崩塌。双方未来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的冲突和对抗可能增加。
首赢地方选举,极右翼崛起冲击德国政坛
1月13日,人们行走在德国柏林一座桥上。图据新华社
德国选择党候选人罗伯特·泽塞尔曼6月25日在图林根州松讷贝格地方行政长官选举中获胜,这是该党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赢得地方行政长官选举。
在松讷贝格夺下“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选举胜利后,选择党正试图将这一势头延续至德国东部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勃兰登堡州的州议会选举中,进一步扩大该党在联邦州层面的执政参与。这一动向引发德国政坛震动,并可能对未来欧洲议会选举产生影响。
尽管松讷贝格是德国最小的区之一,人口只有约5.7万,但选择党的崛起势头引发德国政坛主流党派的高度警惕。社民党籍的图林根州内政部长迈尔认为,松讷贝格的选举“对所有民主力量来说都敲了一个警钟”,他呼吁搁置政党利益,推出有效政策对抗选择党,“共同捍卫民主”。
除了支持选择党政策的右翼选民,该党另一大票仓是抗议德国执政联盟当前政策的选民。执政联盟内部社民党、绿党、自民党在通货膨胀、乌克兰危机等议题上难以达成政策共识,引发民众不满情绪,选择党利用了这一情绪。
德国极右翼势力崛起在欧洲并非个例。在接连遭遇金融危机、难民危机、新冠疫情大流行、乌克兰危机和严重通胀的欧洲,排外和疑欧主义(对欧洲一体化保持警惕)情绪日益盛行,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政坛均出现极右翼势力支持率大涨的现象。日益严重的经济不安全和不平等,为极右翼政党崛起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专家认为,主流政党可能在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势力削弱,这或将给欧洲层面的政策制定带来更大困难。
临“绿”而居或让人更年轻
2021年5月1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布赖恩特公园休闲。图据新华社
城市中,公园等绿地已被证明有助于抵御酷暑、促进生物多样性。美国一项新研究则从分子层面证明,它们还有助于延缓衰老——长期居住在绿地附近的人,其生理年龄平均比未住在绿地附近的人年轻约2.5岁。不过,精神压力、绿地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绿地在“减龄”方面的作用。
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研究人员牵头,于1986年至2006年对来自美国伯明翰、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奥克兰这4座城市的900多人展开调查。他们借助卫星数据,评估研究对象居所与周围植被、公园等的距离,然后在研究开始后第15年和第20年时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测算其DNA甲基化水平等,据此在分子层面确定他们的生理年龄。
随后,研究团队构建统计模型,计入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如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吸烟等行为因素后,发现在居所周边半径5公里范围内,绿化程度达30%的人,其生理年龄比绿化程度为20%的人平均年轻约2.5岁。
研究人员现阶段尚未弄清绿地助人延缓衰老的具体机制。但他们认为,现有发现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扩大绿地基础设施可促进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