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放归后再次“露面”,内江威远记录到海南鳽红外影像资料

2023-07-14 21:12: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张艺山 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

近日,内江市威远县石板河景区内,红外相机多次捕捉到海南鳽活动的身影,这是四川范围内首次利用红外相机捕捉到海南鳽的活动踪迹。野保部门根据形态和羽色判断,镜头中的海南鳽,正是今年5月创下四川首次海南鳽自然繁殖纪录和首次科学放归纪录的那一只。

石板河景区发现的海南鳽成鸟。亦趣自然保育中心 供图

海南鳽,又名海南虎斑鳽、海南夜鳽,鹭科夜鳽属鸟类,因其模式标本采集自海南五指山地区而得名。海南鳽被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鸟类,仅分布于中国南方、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局部地区,据估计全球种群数量不足一千只。2021年2月新调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海南鳽的保护级别由国家二级提升为国家一级。

此次救助的海南鳽幼鸟。亦趣自然保育中心 供图

今年5月5日,威远县连界镇石板河景区内,有村民发现一只海南鳽雏鸟,这只雏鸟后被送往内江市城市公园管护中心救助。不久后,威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野保站工作人员和威远县摄影家协会志愿者在该雏鸟发现地,相继发现了海南鳽的鸟巢、亲鸟及另一只雏鸟。专家研判后认为,经过救助的雏鸟已符合放归条件,可以跟随亲鸟学习飞行和觅食,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今年5月放归的海南鳽幼鸟。曹世俊 摄

5月23日,威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威远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协助下,共同将这只海南鳽幼鸟放归自然。为持续监测放归海南鳽幼鸟及其亲鸟的生存状况,相关部门还在放归地周边区域增设了4台红外相机。

参与此次救助保护的亦趣自然保育中心负责人李一凡告诉记者,以保育海南鳽为契机,威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亦趣自然保育中心同步对石板河景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44种野生鸟类,清晰地拍摄到了海南鳽成鸟、幼鸟,以及鸳鸯、松雀鹰、豹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的珍贵影像。

石板河景区内拍摄到的白冠燕尾。亦趣自然保育中心 供图

威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书记明廷杰表示,将持续监测海南鳽的生存情况,引导周边群众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期待明年能再次监测到它们在这里筑巢繁殖。接下来,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巡护检查,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良好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威远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摸清家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石板河景区内拍摄到的红尾水鸲。亦趣自然保育中心 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