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④ | 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2023-07-21 21:46: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云君

刘玉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和系列举措,其中特别强调了要把市场主体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是我省未来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

市场主体发展得好地方经济发展就好

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既包括营利性机构,也包括非营利性机构,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改革成果很重要的是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基本靠国家计划来调配。改革开放后,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在生产发展中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市场化改革又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使他们很快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市场经济改革,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下放经营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利改税”等,国有企业迈向现代企业制度,在改革中成为了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它们在同国内企业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也是市场主体力量不断壮大的过程。

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实践证明,稳定和扩大就业还是要让市场主体唱主角。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基本上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绝大多数是靠市场主体吸纳的。另据相关统计,一个市场主体平均带动8-10人就业,只要实际运营的市场主体保持在1亿户以上,我国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就业就能保持稳定和比较充分。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就业的“大容纳器”,他们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岗位,相当程度上支撑了4.4亿城镇就业人员、近2.9亿农民工就业。

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也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主体通过创造财富和提供税收,为技术进步提供了资金保障。“十三五”时期的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合计纳税超过7.8万亿元。二是市场主体的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壮大了新动能,促进了经济循环畅通,为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推动了科技创新。近年来市场主体数量每年都呈千万级增加,带来了大量新的有效供给和投资消费需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他们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对完善我国产业和市场体系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此外,市场主体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7%,许多传统产业也通过新技术新业态重塑了研发和生产经营方式。“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优质教育、医疗等民生资源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延伸,还拓展了市场空间。2023年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4108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8%。

市场主体状况还攸关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实践表明,哪个地方市场主体发展得好,地方经济发展就好、民生改善就快。这背后折射出不同地区营商环境的差距。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69亿户,较2021年底增长10.03%,推动了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承载了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近年来,我国市场规模大幅拓展、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呈现出日益完善的蓬勃发展局面,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底气与韧性所在。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做强做大市场主体是四川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之一。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25.88万户。虽然突破了800万户,但分析四川产业体系发展现状,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确实还有差距。比如,截至2022年8月底,浙江省906.48万户;截至2022年9月底江苏省1393.6万户;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633.88万户。从企业种类和结构来看,四川省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偏少,企业梯次发展不足,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不到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三分之一,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仅3户,中国500强企业15户,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引领力还不强。数字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深刻的,其实,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看,只着力于从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入手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对经济的发展常常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比如,很多市县积极学习外地经验,实现几通几平、美化亮化、一窗办公、马上办服务等,可对企业的吸引力仍然不足,一些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却门可罗雀,这也是很多县区在竞争中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问题也不复杂,只有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主体,才是一个地方对企业真正有着吸引力的地方。只有企业的数量、层次、质地足够丰富,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生态,所谓产业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近似,是多个主体之间依存共生的多维度系统。各产业、各企业之间形成共生、互生、再生的整体关系。在这个生态中,特别是那些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往往也是定义当地产业生态的“定海神针”。

从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来看,产业园区是促进企业集聚壮大、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承载区。虽然四川省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145个,这些园区以全省11.6%的建设用地承载了76.2%的规上工业企业,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十分突出。但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四川省园区集约集聚发展十分不足,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不高。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耕地保护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园区土地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现象突出,这种情况不坚决扭转,四川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从营商环境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法治建设,推出了市场主体普惠举措,大大优化了四川营商环境。但目前我省的营商环境建设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市场便利度方面仍须加强,例如开办企业的流程还需要优化,用电、用水、用气报装环节耗时还较长,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繁琐,财产登记管理质量不高等;第二,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市场运行成本还比较高;第三,企业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还不够优化,例如产权保护不到位、企业破产法律成本较高等;第四,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和纠纷解决成本较高,等等。

推动市场主体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离不开市场主体。主体强,制造业才强,工业才兴。置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尤其需要培育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俱强的高成长性新主体。它们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更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其规模与质量,关系着产业发展整体水平。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的原则方向,也提出了怎样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的方法之钥。

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企业培育是基础,企业引进是重点,企业成长是关键。一方面,聚焦制造强省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入实施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推进实施。重点培育一批产业主导力强的领航企业、对产业链节点有控制力的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三次产业市场主体。着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展重组和投资合作;支持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参与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链式协同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与央企、军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战略合作;重点支持线上线下供需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提升“四川造”产品市场份额。通过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和四川制造精品。

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什么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秘诀,是世界很多经济学者孜孜探求的课题。曾有学者发现,除了社会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外,区域之间的竞争合作也是中国发展绵绵不绝的动力。一个处于不断竞争的格局总是充满了变动因素,也充满了各种机会和可能,也是产生内生动力的根本。大到东西部之间、省市之间,小到县镇之间、开发区之间,对标学习,追赶超越,正是中国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重要动力之源。构建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要继续坚持在制度的层面,完善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

要着力塑造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要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抓紧编制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要让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更活跃。着力完善政策、消除障碍、搭建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注重运用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激励企业研发创新。加大对“双创”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通过规范治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现代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高质量现代产业园区是各类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壮大的空间和舞台。要依托产业园区这个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重要平台,构建主导产业明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园区发展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区,推动高新区、经开区提档升级。第三,积极实施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

(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他山石

安徽:做实四点推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

杨仁发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有力支撑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市场主体数量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快速增长。2022年,安徽新增市场主体118.5万户,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29.8万户,市场主体总数居全国第9位;截至2022年底,上市公司达161家,居全国第9、中部第1。总结安徽推进市场主体发展经验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坚持引培并举,做大市场主体规模。近年来,安徽充分利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等各类市场主体提质升级,持续做实“双招双引”工作,深层嵌入长三角和国内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充分利用各级商协会搭建产业对接交流平台、对十大新兴产业企业在安徽省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以及各类中心进行奖励等,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地标企业等各类企业引培。加强“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招引力度,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健全国家、省、市三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梯度培育体系。

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主体动力。安徽贯彻落实国家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的各项相关政策,集成推出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聚焦支持受困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缓解企业续贷难题,做好政策的统筹衔接,形成综合效应,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只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所有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才能推动市场公平竞争,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安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按季度归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典型案例,推动降低准入成本,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尤其是推出一揽子举措服务中小企业纾困解难,针对中小企业重点开展“春风送暖”“皖云益企”“赋能发展”等3个专项服务,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小企业线上供需对接。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加速融入政府管理和服务中,而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过程中,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数字政府也能发挥更大作用,所有影响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政府履职环节都将清晰呈现,便于复核更便于监管,也势必驱使政府部门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目前,皖企服务云平台累计用户已超过8万个,平台日访问量均超过1万次,有力地推动服务体系从“一张网”向“一盘棋”转变。

精准对接需求,夯实市场主体基础。市场主体的发展,最终肯定是要靠市场。但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政府调控作用不可或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取得有机平衡,既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平台牵引等作用。近年来,安徽做好政策举措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需对接大会以及常态化对接会恳谈会招商会等形式,促进各类要素精准对接,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含金量,切实化解市场主体要素制约难题。聚焦新兴产业与资本精准对接,按“免申即享”方式实施新兴产业制造业融资贴息专项、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主题基金、金融机构联合制定新兴产业专项融资方案等措施,推进新兴产业与资本对接。聚焦重点行业,构建全省“一盘棋”,形成要素对接新格局,开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原材料等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和要素对接活动。聚焦重要地区,形成全省一齐上,推进双招双引新攻势。安徽各市根据产业特色,组织举办各类供需对接会,例如,合肥市组织举办产业融合对接会、滁州市举办宁滁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芜湖市举办“融芜优”政金企对接会、马鞍山市组织开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有色金属加工制造等主导产业供需对接会、蚌埠市组织举办制造业五大产业集群金融服务“五个一”对接会。

对标一流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好的营商环境会让企业如鱼得水。安徽紧盯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常态化清单化对照学习应用,尤其是沪苏浙涉企服务先进模式。今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3版)》,涉及18个领域,106条举措,这是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连续4年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是安徽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进提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安徽省连续推出500余项改革举措,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安徽省省级权责事项保持全国最少,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并列第四,并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四送一服”等被列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例如,安徽省创新搭建“一网、一库、一平台”,推动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借鉴先发地区经验,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导向,先行探索实施“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再如,滁州市率先在全省开展“证照并销”“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等改革试点,发布全国首个《证照并销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有效推进“僵尸企业”退出。

(作者系安徽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