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企业故事
“去年启动的数字化改造项目,今年初已经竣工达产。”7月20日,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德缆公司”)智能制造总监原思林一上午接待了三拨来访客人,采访只能“见缝插针”进行。
特变电工德缆公司从事电缆制造25年,是中国风电、机车、船舶、盾构机、核电等系列装备配套电缆和民用节能环保电线专业生产厂家,连续多年跻身四川省100强企业。
特变电工德缆公司产品分拣车间。王斌 摄
作为电缆行业这一传统制造业的代表, 特变电工德缆公司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三化”改造,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订单翻番、产值翻倍。
厂区全貌。王斌 摄
新突破:行业内率先走出的智能化之路
在特变电工德缆公司的数字化调度中心,屏幕上浮现出一幅布电线车间的数字孪生车间界面,只见AGV小车(自动导向车)穿梭在物料之间,产品经过拉丝、绞制、绕包、挤塑等工序,只需要20秒,就有一圈百米长的电缆生产下线。在这里,数据驱动生产计划的执行、调整,并由系统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形成数据统一化、设备可视化、生产智能化的创新管理方式。
“这套数字孪生系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行业几乎没有可以参照的先例。” 原思林说,线缆企业的布电线车间,主要生产传统民用电线电缆,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低。企业在“三化”方面增加投入,就等于进一步压缩产品利润,因此行业内对这方面的投入,普遍积极性并不高。
特变电工德缆公司数字化布电线车间繁忙的生产场景。王斌 摄
为什么特变电工德缆公司要做“吃螃蟹的人”?
答案还是市场竞争。原思林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抢市场靠的是“人海战术”,想要扩大产能就必须成倍增加工人。人工驱动下,产量越大质量管控风险越大。举例来说,线缆生产中需要将铜杆拉制成不同规格的线芯,过去靠人工检测,一般是在起头和收尾处抽检,一旦机器出现问题或操作中发生错误,等到发现问题,整个批次都要报废。
如今,在数字化生产车间,生产线增加了在线测径仪、测偏测厚仪、凹凸仪等自动检测仪器,在企业自主开发的系统中增加质量管理模块,确保所有产品均达到合格标准。
目前,特变电工德缆公司布电线车间已率先在国内电缆行业实现了由系统全局调度自动化物流装备与生产设备协同自动作业,正朝着全球智能制造标杆——“灯塔工厂”的目标迈进。
特变电工德缆公司5G数字化布电线车间AGV小车助力生产。王斌 摄
新成效:数字化“钥匙”开启发展新空间
布电线车间生产的线缆,价值并不高,百米的成品线圈售价不过一两百元,而车间的数字化改造就花了1.43亿元。
这笔投资值不值?
原思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数字化建设,该车间产能由7.5亿元提升到13亿元,同比增长74%;人员由同规模128人减至80人,人均年产值由560万元提升到1025万元,同比增长83%。
“规模上去了,我们的价格还会更有优势。”原思林说,今年1—6月车间运行成本明显下降,产品毛利率下调,但整体利润仍然有所增加。
前不久,公司一批价值近400万美元的电缆产品“搭乘”中老铁路发往老挝。原来生产这批产品,需要35天左右的生产周期,车间改造后,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订单的交付。
因为效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订单涌入企业,不仅有地铁、机场等大型市政工程,也有不少来自海外的市场新突破。据了解,今年大规模投产以来,布线车间没有出现一起质量问题,订单、产值双双实现翻倍。
布电线车间是特变电工德缆公司智能制造的起步,也是该公司第一个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尝到了甜头后,公司加大了数字化转型步伐,截至目前,企业先后投入超过8亿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集成自动输送线、视觉检测、机器人以及5G等技术,实现了企业数字化制造。
数据解读
制造业回升向好,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省统计局在2023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在一季度落后的不利形势下,上半年实现反超全国0.5个百分点。前十大行业有9个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5%。整体来看,制造业主导作用突出,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86.6%。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反映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发展趋势上看,制造业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四川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韧性。
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孟祥印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在全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不少企业主动拥抱智能制造,生产效率有了大幅提升。特变电工德缆公司的发展就是生动缩影。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作出部署,明确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全覆盖行动,打造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孟祥印建议,针对一些中小企业面临技术门槛高、研发成本难以负担等问题,应以提质增效为方向,鼓励开发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保障企业智能化转型加快落地。此外,为解决智能制造人才瓶颈问题,应鼓励校地合作,加速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