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500万、1500万、7500万、1.2亿……这是成都麦斯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斯威”)过去八年间,销售业绩的直观变化。
奔跑在油田技术服务的行业赛道上,这家正在“上升”的中小民营企业,眼下正同样面临着上游原料成本暴涨、国际物流周期变长、流动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面对现状,今年麦斯威做出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调整:从代理、销售进口钻井工具,向自主研发和生产转型,改变曾经“借船出海”的经营模式,自主拓展国际市场。
转型并非易事,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出海闯市场更不易。为什么麦斯威选在这个时候对自己动“大手术”?底气来自哪里?
综合成本压力日益加剧
临界点上企业决定“猛转身”
7月28日,位于德阳广汉的四川麦斯威石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多台数控机床的机械臂正来回挥舞,这里正同时生产着近10家客户下的订单产品。本月底,公司要完成200多万元的订单量。
“每个月的销售额不算高,但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7月,对一家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日子已经算过得还不错的。”该公司作业经理王琪感慨。
作为一家从事油田技术服务的成都本地企业,麦斯威自2015年成立以来,主要面向中石化、中石油及壳牌等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提供油田技术服务及装备研发,包括以高新技术产品为核心的油田钻/修井、增产、弃井等工程技术服务,同时代理进口钻完井工具进行租赁和销售。
王琪坦言,由于油田技术行业领域相对封闭,且基本在野外作业,麦斯威业务受疫情影响不是特别大,近年来,公司销售额以年均40%的速度增加,其单款产品超能牵引器在川渝市场占有率近50%。
成都麦斯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受访者供图
但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麦斯威也很难独善其身。
该公司财务总监肖秋霞掰着手指,细数当下面临的重重压力:上游原料价格猛涨3倍,国外产品的交货周期从以前的2个月拖到了一年甚至更久,加之当下国内同行竞争日益激烈,让这家一直还觉得“干得不错”的企业,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方面由于综合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国际大环境日趋复杂,因此只有加速国产替代,才能把产品和市场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肖秋霞说。
就在去年,麦斯威放缓了进口工具的租赁和销售业务,投资2000万元在广汉建厂,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井下工具,实现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公司业务也从服务变成了制造和服务并举。今年,该公司将市场拓展的目标直接放在海外,在拓展市场空间的同时,尽量把全球供应链的风险降到最低。
成都麦斯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受访者供图
从一次观展开始
让企业找到“出海”感觉
“要说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现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能微乎其微吧,海外渠道也没有现成的。”麦斯威海外市场部经理廖家琦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
对一家刚转型从事生产制造的中小企业来说,要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局面怎么破?
翻开廖家琦的工作行程表,密密麻麻记录下了她近段时间的行踪轨迹:5月赴美国观展国际石油天然气展,10月赴中东观展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11月赴哈萨克斯坦观展中亚四大行展会。她告诉记者,明年还将继续参加上述国际性展会,不同的是,将从观展变为参展。
成都麦斯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受访者供图
“这几次都是跟着四川商务系统组织开展的‘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出去观展,既能顺利‘搭船’走出去学习观摩各类国际性展会,还能享受到政府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相关补贴。”廖家琦说,正是在一场场国际展会上亮相,麦斯威接触到不少国际采购商,其产品也开始在海外亮相。
在渐渐找到“出海”感觉的同时,麦斯威在企业融资贷款上也获得了“及时雨”。自我省首创推出政策性贷款产品“服保贷”以来,已连续数年为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助。今年年初,麦斯威就收到了政府的补贴15余万元,而在上个月又申请了20余万元的相关补贴。
“这些补贴资金一部分用于生产,还有一部分用作供应商货款支付。”肖秋霞坦言,在当前回款总体较慢的情况下,公司流动资金压力不小,即便几十万的资金,也能为企业缓解不小压力。
记者细数了一下,麦斯威在业务加速扩展的当下,为保证公司良性快速运转,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做支撑,目前该公司已先后申请了企业贷、税务贷、信用贷、供应链贷等多种金融产品,长期贷款规模2000万元左右。
“当下虽难,但咬咬牙总会挺过去,我们坚信,有好产品就一定有更长远的未来。”肖秋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