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施皓 文/图
7月27日,汽车驶入巴中市平昌县得胜镇,道路两旁每隔几十米便立着一块“肉牛示范户”的牌子,上面记录着养殖肉牛的品种及数量。
位于平昌县兰草镇螺蛳村的饲草种植基地。
“平昌县肉牛养殖历史悠久,最出名的得胜牛市要追溯到六百多年前。”巴中市平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发展股股长魏来说,受制于品种、规模、饲草等因素,过去,当地肉牛产业发展以农户散养为主,未能形成集群发展。
近年来,巴中立足食品饮料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中心和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肉牛产业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全市肉牛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百亿目标里,我们占了五十亿。”巴中雅拉德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拉德荣”)总经理郭勇说,通过前期考察,公司于2022年落户平昌,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式,助力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穿行在百亿级肉牛产业的规划“蓝图”里,记者探索巴山肉牛产业升级的奥秘。
建设中的欣迈饲草加工基地。
引龙头、优种源,从源头解决“痛点”
目标既定,招引先行。为了改变肉牛产业散养分布的状态,平昌县决定通过龙头企业带领的模式,实现肉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目标。
“雅拉德荣就是我们招引的龙头企业。”魏来说,通过“公司+农户”“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将怀孕三个月的母牛卖给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待到母牛生产并断奶后,再收购牛犊进行育肥。“养育过程将近9个月,平均每头牛能赚四五千元。”
如此一来,散养农户不仅养殖更具规模化,养殖品类也得以保障。同时,雅拉德荣还在种源上下功夫,通过修建育种场以及基因检测技术,从源头提高巴山肉牛的品质。
7月27日上午,当记者来到位于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的优质肉牛智能核心育种场,工人们正在焊接钢架搭建牛舍,据悉,这里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海福特能繁母牛育种场。
平昌县得胜镇畜旺牧业肉牛养殖场,与雅拉德荣企业认购了80余头海福特能繁母牛。
“总共有12间牛舍,能容纳4000头成年母牛,预计10月正式投入使用。”郭勇告诉记者,建成投产后,从国外进口的海福特,经过隔离观察后直接送至巴中进行人工受精配种,“省去了中转的费用,也将为当地带来近2000万的利润。”
据郭勇介绍,每一头育种的母牛、配种的公牛都将经过基因检测,优胜劣汰,极大地缩短育种的时间成本,而在未来6—8年内,将育种打造15—20万头海福特能繁母牛,带动当地百姓乃至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养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怎么养”。
巴中虽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密,但在饲草上仍长期依靠外地购入,运输成本加上购买成本,让不少农户望而止步,肉牛产业也发展缓慢。
2022年,依托浙川东西部协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牧草科研所给平昌县兰草镇提供了“热研4号”以及“熊猫草”两种牧草种子,在镇上大面积播种,极大程度解决了当地肉牛饲草的问题。
“这类牧草只要种下去,一年可以收割2—3次,每年施两次肥,可以持续生长7年,很省心。”兰草镇螺蛳村党总支书记郭才华说,销路也不成问题,可以卖给饲草加工厂或者周围的养牛场,一亩地能产出饲草7吨,每吨能卖到460元。
如今,行走在平昌县的乡村公路上,两侧都种满牧草,不少企业也通过与村集体签订牧草收购协议,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助力巴山肉牛产业朝百亿目标前行。
建屠宰、深加工,从后端延长“链条”
前端的问题处理妥当,后端的产业链也开始发力。
“过去我们的肉牛产业仅停留于养殖育肥,缺少了屠宰加工环节,老百姓也只是赚点辛苦费。”平昌县得胜镇畜牧站站长毛泽兴表示,作为巴中市肉牛养殖的大镇,甚至都没有一家屠宰场,产业链条极为欠缺。
说干就干,今年6月,平昌县德胜食品公司在得胜镇修建了全县第一家肉牛屠宰场。
“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却是不一般的。”屠宰场负责人陈其军告诉记者,屠宰场预计8月中旬建成投产,将达到年屠宰肉牛量5000头,“基本能覆盖镇上的屠宰量。”
与此同时,距离80公里外的平昌县响滩镇,规划3500平方米的肉牛屠宰场正在平整土地准备施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屠宰肉牛量2万头,带来收入两千余万元。
不仅屠宰,在响滩镇还规划了肉牛冰鲜加工基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屠宰—分割—冷鲜”加工生产线,可加工生产出600吨肉牛肉产品供当地及周边居民食用。
“等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会改变农户们的生活,对于肉牛产业来说,也是冲刺百亿目标的助推力。”魏来表示,肉牛产业链的发展,还延伸到了饲草加工链条上。
7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得胜镇莲花村集体经济养牛场,工人们正在对收割的饲草、玉米秆等进行粉碎,并拌入酒糟等原料,再压缩打包制成青贮。
“这些都是肉牛育肥需要吃到的青贮,可以加速肉牛的生长。”莲花村党总支书记陈振华解释说,加工后的饲草主要供应县里的养殖场。
而在平昌县岳家镇的一家饲草加工厂,则开辟了饲草加工的新赛道。
在平昌县得胜镇莲花村,农户们正搅拌饲草,压缩打包制成青贮。
“我们通过回收秸秆,通过压缩等工艺制作成燃烧颗粒,可替代煤块,用于茶厂的燃烧加工,节约不少成本。”平昌县欣迈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萍介绍说,目前主要与湖北、贵州等地的几十家茶厂签订了合作,一年的收益能达到300万元左右。
回程的路上,记者路过平昌县驷马镇,魏来指着一块空地说,“这里将建造一座肉牛产业主题馆,规划了三层,包含牛肉特色餐饮店、牛文化主题展厅等内容,面积共计780平方米,将通过农旅融合的形式来丰富肉牛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