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很遗憾,也很哀伤,伊莎白奶奶离我们远去了,但她与中国的情谊、伟大的奉献不会因此而消失,因为,至少我,还将继续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温哥华时间8月20日深夜10点,著名作家谭楷给记者打来电话,表达了他对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出生于成都的伊莎白•柯鲁克逝世的哀思。
8月20日,微信公众号“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发布消息,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顾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人类学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柯鲁克女士,于2023年8月20日0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听闻此消息时,谭楷正在温哥华。他直言:“尽管她已经108岁了,但对我来说,这个消息依然很沉重。”
104岁的伊莎白·柯鲁克重回故乡成都华西坝,在志德堂前回忆童年(摄于2019年)
在70多岁高龄时,谭楷执着地追寻伊莎白·柯鲁克足迹,历时三年,重走了四川汉源、理县,重庆璧山,河北十里店,并6次去到加拿大多伦多,采访了伊莎白·柯鲁克及其家人,以及大量的亲历者、见证者……最终,用30多万文字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创作出《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谭楷在电话里反复叹息:“想把伊莎白·柯鲁克百年的人生浓缩于一本书中,实在太难。”据谭楷透露,因为年龄的原因,伊莎白·柯鲁克对于自己的很多往事都已经记不起来了,“比如,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95岁的藏族老人一个音符不差地吟唱出80多年前伊莎白·柯鲁克教的英文儿歌;重庆璧山区兴隆场,年届百岁的老太老泪纵横地倾诉,伊莎白·柯鲁克早年创办的识字班改变自己的一生……”谭楷叹息:“我能做的,就是帮她留住记忆。”
2019年9月29日,伊莎白·柯鲁克获得“友谊勋章”后和大儿子柯鲁在一起
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伊莎白女士“终身荣誉教授”。关于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的故事,谭楷觉得自己的书里写得太少了,“我有个计划,《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再版时,我将补充几万字内容。”谭楷告诉记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时,伊莎白·柯鲁克收养了40多个孩子,她和孩子们的通信现在都珍藏在璧山博物馆,“冰心的女儿吴青就是其中之一。”谭楷希望能从这些信件着手,往更深处挖掘,拓宽伊莎白·柯鲁克的世界,写下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谭楷感叹,他也是80岁的老人,恐精力不济。除了抓紧时间写,还有一个遗憾,他想尽力去完成。
谭楷
长期以来,谭楷的一切创作,其实都有着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留住属于成都、属于四川的历史文化记忆。就像他写出《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除了向这位伟大的老人致敬,还希望书背后的故事,得到重视。所以谭楷再次呼吁:“我希望伊莎白·柯鲁克在华西坝的故居能够被修缮和保护,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是一个地方和区域的重要历史印记,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https://cbgc.scol.com.cn/news/4371083
https://cbgc.scol.com.cn/news/389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