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探访看落实丨给荒山“披绿”,打造黄河上游水源补给重点示范区

2023-08-24 18:21: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志敏

四川在线记者 杜杰 阿坝观察 刘文佳

“我们已进行第四次撒籽补种了,现在的牛羊精得很,会用屁股坐开围栏,钻进来吃草。”8月20日上午9点过,在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安备村七藏沟沟口,王海存又来到治理点巡护。溪水“哗哗”流过,山坡上满目新绿,一边是绿水,一边是青山,王海存大口呼吸着清新空气。

这个治理点是松潘县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综合治理项目点位之一,王海存是该项目现场负责人。“今年3月进场,用时4个月时间,历经修坡整形、挂网覆土、种草植树、育苗维护等多个步骤,这里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王海存说,修复不易,管护工作更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一开始我们村民并不理解,看到他们来‘挖山’,以为是做做样子。”安备村党支部书记郎尕说,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王海存都邀请他来观看,还聘请村民们参与施工挣钱,“我们由不理解变为支持工作”。

村民们在治理点施肥护草。杜杰 摄

经过4个多月,王海存和郎尕成为了朋友。如今,村民们保护湿地的意识也增强了,他们和工程队员们一起,设置铅丝笼石墙、围栏网,抵抗牛羊入侵踩踏啃食草地,还洒水、施肥,管护青草、树苗。

“今年4月,我就进场做活路了,打围、砌石、管护我都做,每天的工钱是200元,既保护了环境,又在家门口挣了钱。”8月20日上午,安备村村民泽旺和几个“工友”一起,正忙着给这面山坡施肥。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松潘县山水办副主任罗庆玲表示,松潘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岷江、涪江发源地,一定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罗庆玲介绍,松潘县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综合治理项目作为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子项目之一,综合治理面积共计3484.94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0.34公顷防沙治沙治理、3409.49公顷退化草地治理、25.20公顷植被恢复裸露坡面治理。

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杜杰 摄

“我们实施的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综合治理项目,有利于提高区域植被盖度,减缓水土流失趋势,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水土保持,提升防风固沙能力,维持生态平衡。”松潘县林草局草原工作站站长李绍森介绍,通过“削坡、种补草、植树、施肥、综合管护”等生物、工程及配套多种措施,使治理区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在松潘县以区域治理、流域治理为治理单位,形成黄河上游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水源补给地综合治理模型和经验,重点打造黄河上游水源补给重点示范区。

“截至8月4日,若尔盖山水工程39个子项目,已开工37个,累计完成生态修复18万公顷,完成总目标的79%,其中包括河岸带生态保护修复3906公顷、沙化土地治理1.27万公顷、退化草地修复10.95万公顷、湿地修复5913公顷等。”阿坝州山水办副主任刘帅说,紧扣2024年底完成若尔盖山水工程目标,阿坝州正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考虑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生态要素的综合性,顺应自然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科学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我们坚定贯彻总书记‘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7月29日,阿坝州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着重强调要突出抓好生态保护治理,深入实施“七大保护”行动、“七大治理”工程,突出抓好“两化三害”治理、超畜过牧治理、“治伤治乱”等工作,全速推进“若尔盖山水工程”建设,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积极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

今年以来,阿坝州共治理中小河流21.9公里、沙化土地8.1万亩、鼠虫害489万亩,建成纵深100米的黄河干流生态防护带174公里、支流生态防护带606公里。

(部分视频素材由松潘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