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辉煌巨变,谋美好未来!阿坝州成立70周年成就展开展

2023-09-15 23:33: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华小峰 杜杰  文/图/视频

70年辉煌历程,一路高歌前行。

9月15日,作为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为主题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成就展在马尔康正式开展。1500平方米的展厅里,2000余张照片、500余件展品以及多处新媒体展示区,记录阿坝的日新月异,展现阿坝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永不停歇的奋斗英姿。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当天,四川在线记者走进成就展展厅,在时光变迁中追寻阿坝辉煌足迹,见证阿坝70年光辉巨变。

展览现场。

实物为证 讲述阿坝翻天覆地之变

进入展馆序厅,主题形象墙以红军长征在阿坝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为衬底,左右两侧采用民族元素,底部飘扬交织着白色的哈达与红色的羌红,寓意着吉祥如意和感恩奋进。“党的光辉照阿坝”主题雕塑上,一幅阿坝州地图呈现在四川在线记者眼前,13个县(市)像酥油糌粑一样紧紧融在一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9个大字格外醒目。

成就展以生态、发展、民生、稳定、作风5个关键词为主线,以“编年体叙事和专题化叙事”相结合,分4个篇章、11个单元、36组场景,再现阿坝民生改善之大,展示阿坝产业发展之效,解读阿坝发展路径之新。

为了办好此次展览,阿坝州成立专班,策展布展团队前后筹备约5个月。

展览现场。

“光是展览设计稿和文字大纲,就改了60多次。”阿坝州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金绍娜告诉四川在线记者,成就展要讲好阿坝70年的发展故事,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特别是实物展品,很多都来之不易。”

一顶破旧的牦牛毛织黑帐篷实物引起四川在线记者的注意,黑褐色的篷布下,土灶砌在正中,旁边摆着牛粪。“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牧民帐篷,现在存留极少,我们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从红原县辗转找到。”讲解员祁明涵边说边走到一旁的一顶白色帐篷边:“这是现在牧民用的帐篷,防雨、防潮、面积更大,也更轻便。”阿坝州每个牧民家庭都配发了这样的白色帐篷,一同发放的还有太阳能照明设施、牛奶分离器、折叠床等“九件套”生活必需品。

展览现场。

“这辆拖拉机是位于汶川的原岷山机械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我们按1:1复刻的。”祁明涵指着眼前的“二维半”艺术造景说,当时,这种拖拉机还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它的出现,标注着阿坝州民族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展品中有很多老照片,在《阿坝印记》场景中,第一部在阿坝州拍摄的电影、阿坝州第一家上市公司等老照片都是第一次展出。

四川在线记者注意到,整个展馆到处可见多民族元素:每个展厅上围的吊边和下围的包边都有藏族、羌族的建筑或服饰图案。展览线路设计也结合阿坝特色,225米长的展线走向仿照了黄龙景区五彩池的景观走向。

展览现场。

光影为证 沉浸式体验阿坝发展之美

展陈场景要出新,离不开科技手段。展馆通过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将音频、视频与VR体验等不同场景相融合,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出生的第一只小黑颈鹤“岁穗”,成为“今日阿坝”BOX空间VR体验区的“领航员”。四川在线记者走进BOX空间,以“岁穗”的视角从高空向下俯瞰,仿似人在空中翱翔,眼前景色不停变换,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等令人目不暇接。

在AR换装体验区,将精美的藏族、羌族等多民族服饰通过AR技术手段实现个性换装体验,参观者只需稍动手指就可“穿”上民族服装、拍照留念。

展览现场。

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宝宝机器人——冬洽和白吉,不时发出可爱的声音,它们也是讲解员。在大熊猫唐卡数字化展示环节,冬洽和白吉也有亮相。全球唯一大熊猫巨幅唐卡——《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长172米,高1.6米,在展馆中通过冬洽和白吉的视角,利用数字影像技术沉浸式展望未来的“五个现代化”新阿坝。

奋进的阿坝,也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共享发展成果的阿坝。展馆中,一张特殊的照片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这张金川县卡拉脚乡二普鲁村“全家福”上,323人洋溢着笑脸,展现出民族地区最美和谐画面。

展览现场。

照片里,九寨沟火花海震后“补妆归来更美丽”;展示区里,“净土阿坝”农产品琳琅满目……处处展现阿坝业兴、民富、村美、人和。

展览现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