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首届金熊猫奖电影单元评委会主席唐季礼:希望金熊猫奖慢慢成长,越来越可爱

2023-09-17 21:45: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志敏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摄影报道

唐季礼,1960年出生,入行40多年,辗转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美国好莱坞等地,在导演、编剧、监制、制片、动作指导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仅执导影片就有《红番区》《神话》《功夫瑜伽》等佳作。9月17日,作为首届金熊猫奖电影单元评委会主席,唐季礼现身成都,接受记者采访。

还有两天,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就将拉开帷幕,唐季礼对此充满期待。“我们是第一届,刚刚‘出生’。我之前来成都看过熊猫,所以我觉得‘金熊猫’的名字很好。”他希望金熊猫奖也能慢慢成长,一直办下去,越来越“可爱”。


唐季礼(右)接受记者采访

谈理念:金熊猫奖搭建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

作为一名资深电影人,唐季礼在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美国好莱坞都有很长时间的从业经验,作为电影单元评委会主席参加首届金熊猫奖,他依然觉得“很荣幸”。“作为评委,我有机会欣赏多部电影,有一些可能不太容易看到。”在他看来,金熊猫奖邀请了很多中外电影人,搭建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

在唐季礼看来,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中国古代向海外大量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马可·波罗等国外旅行者也不断前来,通过著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大熊猫是中国的一个代表性形象,而且是全世界人们都喜欢的一个形象。我觉得我们的金熊猫奖,未来会促进全世界影视工作者更好地沟通。”

唐季礼认为,金熊猫奖的一大特点,还在于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追求,有大量表现和平、亲情、爱情等主题的入围影片。“我觉得这些主题都是共通的,无论是东方电影还是西方电影,无论用什么语言、什么故事去表达,其实内容都是表现互助互爱,表现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唐季礼接受记者采访

谈评选:电影的创意、故事、内容是首要因素

纵观首届金熊猫奖入围影片,唐季礼觉得,这些影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电影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的。我们常常问拍什么电影好,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其实电影人本身喜欢什么题材,他就会拍摄什么题材。”

在他看来,电影是全世界人们用来交流的最佳媒介之一,可以让人不出国门,也能了解那些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从来没听过的故事,看到别人的文化、传统和追求。“我们中国电影走出去,也可以让还没来过中国的观众了解中国。”

此次入围的20多部电影,将以怎样的标准、理念展开评选?唐季礼坦陈“其实蛮主观”,因为评委可能来自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国家,喜欢不同类型的电影。不过他觉得,电影有没有创意,故事本身有没有很吸引人,它的内容是否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主题带着什么样的信息,能否引发更深刻的思考,或许是首要的因素。

此外,导演、摄影、美术、音乐、表演等,也是决定电影水准高下的关键因素。“演员的表演能否让观众信服?能否将你带入电影世界里?作为观众能否沉浸在里面?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一部电影能否让你有一段长远的记忆。”

谈创作:AI技术让电影人的想象空间无限扩大

作为资深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动作指导,唐季礼在电影创作上成果颇丰,《红番区》《神话》都是其经典作品,与著名演员成龙的长期合作更是为人津津乐道。今年7月,由唐季礼编剧并执导的最新作品《传说》正式杀青。

最近,网络热议《传说》是《神话》的续作,唐季礼接受采访时也对此作出澄清。“《神话》是我差不多20年前的作品,其实是借秦始皇这个背景讲了一个爱情故事,我觉得当时已经做得蛮好了。《传说》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它的骨干其实也是讲爱情,借助西汉年代战争背景,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

《传说》中有一些表现“千军万马”的场面,唐季礼采用了实拍的方式,而非借助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AI)技术。“我觉得AI技术,包括我们现在的电脑特效技术,可以让电影人的想象空间无限扩大,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画面呈现不出来的。”唐季礼说,《阿凡达》《流浪地球》《封神第一部》等影片,都是这一系列技术运用的典型代表。“将来,它们会在创作上给我们无限的创造空间,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对电影有很大的帮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