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风筝王”邓静:扎糊绘放,心与风筝一起飞

2023-10-07 14:15: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丛雨萌 四川在线记者 薛剑

人物名片



邓静,现为中国风筝协会理事、中国风筝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风筝裁判、市级非遗(成都风筝扎制技艺/金牛风筝制放技艺)传承人,视风筝为生命,更以龙形风筝的创意著称,享有“西南风筝王”美誉。

丹麦西陲,沿着白沙海岸漫步,抬头可见一串属于中国的浪漫:来自四川的几十张鲜活脸谱风筝正翱翔在哥本哈根的蔚蓝晴空下,风筝线飘至天际,在空中划出一条条飘逸的弧线。

6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丹麦凡岛国际风筝节在哥本哈根举行。邓静带着他引以为傲的脸谱风筝、龙头风筝亮相,引来世界各国的风筝爱好者围观。跟着风筝一起,享有“西南风筝王”盛名的邓静飞越半个地球,不知疲倦地追逐着他的风筝梦。


六岁结缘风筝 痴迷风筝制作

做风筝并不简单。受骨架结构、施力点、拉力大小等影响,风筝构造十分精密,仅制作风筝骨架就要用到锉刀、大小锯、大小劈刀、刨子、各种针与钻头等。一个复杂的龙头则需要用到3000多支竹条,捆绑10000多次,方能初现雏形。

但对邓静来说,无论多复杂的风筝骨架制作,他都只需要一把小刀和一只打火机,这与他的风筝启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张从姐姐那里撕来的作业本纸,一根捡来的竹条,6岁的邓静用一次“毒打”换来与风筝的终身厮守。邓静做的第一只简陋纸风筝没有飞上天。被家人明令禁止制作风筝的他,经常在夜里苦练技术,一把小刀、一盒火柴,可让他在风筝的世界里沉醉到天明。

“七八岁的时候,削竹条时经常将手削破。”小时候玩风筝交的“学费”,邓静记忆犹新。“家人希望我好好学习,不想我在风筝上浪费太多时间。但贪玩好动的我,只有在做风筝时才能沉静下来。”

背着家人苦练技术的他,9岁时就能做出非常漂亮的风筝,只用两样工具做风筝的习惯也就这样保留了下来。“试着用过其他工具,真的改不了了。”自己设计、扎糊绘放,那些迎风飞翔的风筝,载着年少的时光,把邓静的梦想妆点得五彩斑斓。


真正让邓静在风筝界一鸣惊人的,是龙头风筝。

从成都北门到九眼桥,在还没开通地铁的上世纪90年代,单程骑车需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对求学心切的邓静来说,却乐此不疲。“左明老师是当时的风筝大师,他的龙头扎得很漂亮,我很想跟他学习如何制作龙头风筝。”最初两个月,邓静没有获得进门资格,只能在左明开门的间隙,偷偷瞟几眼墙上挂着的龙头风筝,再道别离去。

这短短几秒,是邓静每周的小确幸。在每周一次的探访下,邓静的坚持打动了左明,二人的师生情谊就此展开。勤学、善观,再加上左明倾情授艺,3个月后,邓静的龙头技艺有了很大提升。

9个龙头一线牵,长达10多米的风筝在空中气势磅礴,腾云驾雾,惊艳了在场的所有观众。1999年,中国第四届国际风筝节暨第九届全国风筝比赛在连云港拉开帷幕。邓静带着他的心血之作九龙风筝亮相。3000多根竹条、10000多次绑扎,龙头位置的摆布、放飞时龙身的平衡、对场地风阻的准确计算……“扎、糊、绘、放”无懈可击,邓静40多个月的心血,让他一举夺得四川的第一块全国风筝金牌。

“1996年到山东潍坊参加第十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根本不敢上场。”邓静说出了心里的秘密。虽然有着四五年比赛经验,可到现场后,邓静还是遭受了狠狠一击。“自己的风筝,无论造型还是绘画,都输了一大截。”邓静内心的倔强瞬间被激发。“回来后,我下了一年苦功。什么都没做,只做鹰。”

钻研、创新、融会贯通,风筝在邓静手中逐渐飞出四川,在全国的比赛中崭露头角。

1999年,他代表自贡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风筝会暨第九届全国风筝比赛,获金牌1枚、铜牌1枚;2000年,他代表四川参加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获金牌1枚、铜牌1枚;参加第十届全国风筝比赛,获最长类风筝第一名;在全国首届风筝精英赛上,获单项金牌3枚、银牌数枚、5个最佳;参加第十届全国比赛,荣获3枚金牌与3项最佳……

四川风筝逐渐飞扬在全国各大赛场,邓静紧牵着风筝,在国内风筝界打下一片天地。

扎糊绘放不含糊 一只风筝几克重


”做风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风筝制作分为四艺,分别为“扎、糊、绘、放”,即绑扎、裱糊、绘画和放飞。邓静表示,每一样技艺都值得一直精益求精。“绑扎的工艺,可粗糙可精致,全凭制作者的功底。裱糊则最大程度地影响风筝的储存与运送。”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度与湿度各不相同,裱糊的材料会有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扎得松,在潮湿的南方可能会变形;扎得紧,在干燥的北方可能会裂开。因此,制作人要根据经验,预估材料的热胀冷缩情况。

“绘画,听起来是最简单的一个环节,其实也最讲究。我们追逐的目标,一直是空中效果与地面效果一致。”风筝入空,会有天气、阳光、风等影响因素,想让空中风筝与在地面时一样鲜艳,并非易事。“所以,我们一般会反复上色四五遍,最复杂时还上过六遍色,保证上色效果匀净、透亮。”

放飞风筝既是技术活也是艺术活,更是智力活——龙头摆布、龙身平衡、风阻计算等,一场风筝活动下来,体力消耗不亚于举起重物。

放风筝这么累,一只风筝的重量到底有多重?答案让人大跌眼镜。

50厘米宽的龙头重量只有4两,约等于两袋方便面的重量;骨架与线、纸加在一起,60多米的龙头风筝总体重量不超过3斤,小型风筝的重量更是低至几克。

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离不开邓静的精妙技艺。近距离观察骨架,细如发丝的竹条被火高温软化,折成各种形状进行捆绑。邓静的风筝除了用色大胆艳丽,骨架轻盈是一大特点。“我有很多骨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

2005年,他拿着800元的启动资金,开了一个小风筝场。设计、制作、出厂、售卖,邓静投入了所有心血。“第一个月,我卖了1000多个风筝,达到了1.6万多元的营业额。”据他回忆,风筝场最火的那几年,厂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有60多个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一年消耗的竹子重量就达80吨,年营业额更高达五六百万元,在云贵川道路两边摊贩卖的风筝,大都来自他的工厂。

但是,开厂不到10年,邓静选择了激流勇退,原因也很任性——“我越来越不喜欢流水线风筝。”在他看来,每天做的成品风筝早就失去了传统味道,也与他的追求背道而驰。

就这样,怀揣着对传统风筝的无限热爱,邓静继续迈向寻找心中风筝的旅程。


大力推广风筝 光大风筝文化

2003年,成都簇桥太平寺机场,在媒体的簇拥下,一个巨大龙风筝将体重55公斤的男子带离地面近3米。“风筝载人上天”事件后,制作者邓静彻底消失在媒体的视野里——“我去找自己的本心了。”

本心是什么?是做好风筝,享受放飞的成就感、被围观的自豪感,还是凭一己之力掀起四川风筝热潮,让四川风筝自成一派,走向中国,走向世界?邓静很纠结。

邓静不仅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大型比赛,获奖无数,还持续精进风筝制作技艺,并与蜀文化相结合:成都文旅标志太阳神鸟、川剧变脸中的脸谱、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等,都是他的创作灵感。

不同造型的风筝,是他对古蜀文化的思考与创新。在北京、天津、潍坊、南通四大派别统战风筝界的情况下,四川风筝逐渐自成一派,流派影响力日益提高。作为成都风筝扎制技艺(金牛风筝制放技艺)市级传承人,他更是将技艺倾囊相授给徒弟们。

积推动极风筝与文化结合,筹办金牛风筝艺术节;与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活动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邓静心底有股劲,想让四川风筝走得更好、更远。“引导群众欣赏风筝、了解风筝,这是最重要的。”邓静尤其偏爱在学校里推广传统风筝。他认为,只有孩子们亲手制作了风筝,才会将这2000多年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与其说专注、热爱,倒不如用痴迷形容他对风筝制作的执着。“当风筝在天上放飞的那一刻,当观众成群欢呼的那一瞬间,找不到什么词来形容成就感。”邓静坦言,正是这些闪亮的瞬间,支撑着他不断向前走。

“艺术无止境。”邓静将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面对绚烂多姿的风筝世界,50岁的他依然像孩童般充满探索欲。

“我很想成立一个风筝艺术馆,系统地展示风筝文化。”邓静表示,想给收藏的上百只顶级风筝找个家,更想有个好平台去展示,让更多人关注四川风筝文化。

当被问到现在最想做的事时,他表示:“我想好好完成蝶恋花、百花齐放等题材的风筝。”顿了顿,他补充道:“找个地方,好好静下心来,做会儿风筝,就够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