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成都“新农人”:“90后”种田,我们不一样

2023-10-16 23:54: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文 肖雨杨/图、视频

“一车13吨,今天运了4趟了,小心点。”10月16日下午5点,崇州市杨柳粮食烘储专业合作社,杨勇驾驶满载干稻谷的货车准备出发送货,王伶俐在一旁叮嘱。


杨勇准备将干稻谷装车。

王伶俐是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标准的“90后”新农人。8年来,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80后”和“90后”加入,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种田”这份事业。目前,王伶俐的团队有包括崇州市杨柳粮食烘储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四家专业合作社,管理的土地面积达到6500亩,管理面积也从崇州市拓展到了周边区(市)县。

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本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当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活动走进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感受成都乡村振兴中的“新农人”力量。

新身份:

大学毕业回家种田,“叛逆的女孩”不见了

王伶俐1米6的身高,身材纤瘦,怎么看都不像种田人。“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面对四川在线记者镜头,王伶俐语言干练,直言曾经是“叛逆的女孩”。

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王伶俐在父亲的影响下,回到家乡崇州市隆兴镇,跟着父亲学起了农田管理。她的父亲是崇州最早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当时管理着几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几千亩土地。


王伶俐(左)接受记者采访。

“我就想把田种好,在种田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王伶俐认为,“新身份”改变了她的性格。小时候,王伶俐见到邻里乡亲,不喜欢打招呼,“爸爸当时经常说我不礼貌,也许我有些叛逆,爸爸越说,我就越不喜欢招呼人。”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后,王伶俐却成了“嘴甜的娃娃”。虽然在农村长大,但她的农业知识却很匮乏,“水稻和小麦我是认得的,但也仅限于此。”回乡创业的初期,她一脸茫然,为了尽快“补课”,她向每一位村民请教,久而久之,“叛逆的女孩”的标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

“从9月初水稻收割到现在,一共40多天,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没休息过,不是不累,是种田让我们看到收获的希望。”王伶俐眼中的收获,很多已经实现:今年亩产增加25公斤,农忙季节村民到合作社打工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农机手每天的收入能达到300—400元……

新理念:

走高端品质路线,带动更多年轻人种田

王伶俐大学学的统计专业,对数字很敏感。村民分红多少、农忙季节农机手有多少收入、粮食烘储中心每天烘干多少水稻,她张口就来。她说:“这些是最基本的数据,职业经理人种田,要思考的是谁来种田?怎么种田?怎么种好田?”

谁来种田?王伶俐刚回到崇州时,周围种田的都是长辈,无论走到哪儿,她都是最年轻的。如今,王伶俐的团队里早就来了新人,“80后”和“90后”职业经理人就有9人,最年轻的是一名1999年出生的小伙子。“我相信,我们年轻一代可以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种田这份事业,并且干得更加出色。”在王伶俐看来,种田是值得自己奋斗和拼搏一生的事业。8年时间过去了,王伶俐朝着这个目标,将管理的土地面积,从3000亩扩展到了6500亩。


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怎么种田?王伶俐认为,机械化是节省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王伶俐说服了父亲,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逐步实现了从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运输、烘干的全机械化操作。

今年5月,天府粮仓智慧育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由王伶俐带领的团队负责具体运营,“新生产线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达到95%以上,高出传统育秧20%;以前1亩地需要4斤种子,现在只要2.5斤种子,每亩地节约50元左右。”

怎么种好田?“我喜欢走高端品质路线,不断去尝试新品种,找到产量和品质同样优秀的种子,提高每一斤水稻的价值。”王伶俐说,今年卖得好的水稻,一斤1元6角左右,高出水稻收购价约3角多,“别小看这几毛钱,算上粮食总产量,这就是一笔大收入,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年底分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