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遗址已出水文物7.6万余件 博物馆明年将试运行

2023-11-19 20:00:1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11月19日,眉山考古工作新闻通气会举行。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11月19日,眉山考古工作新闻通气会举行,会上介绍了眉山考古工作近年来的新进展与新发现,公布了近年来眉山10处重大考古发现。

从数量和类型来看,眉山近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近10万件,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涵盖青铜器、陶瓷器、竹木漆器、金银玉器等,类型齐全,地域覆盖广。

最为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眉山发现了成都平原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场新闻通气会上,“新”与“旧”将碰撞出哪些看点?

考古新看点

填补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在通气会上,眉山市东坡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孙倩着重介绍了坛罐山遗址的发掘情况。


坛罐山遗址

据介绍,经2020年至2022年三次考古发掘,坛罐山遗址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片两大类,出土石核、石片等石制品500余件,石器分为旧石器时代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

遗址测年结果显示,坛罐山遗址距今约20万年至8万年,该遗址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同样位于眉山市内新发现的另外两处史前遗址:莲花坝遗址和登云古城遗址,也对建立眉山市考古文化序列具有重大意义。

莲花坝遗址于2021年首次发现,现在正在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莲花坝遗址上层的细石器遗存年代下限测年结果为距今6000年,遗址下层遗存具有旧新过渡时期特征,二者分别填补了四川盆地内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和旧新过渡时期的缺环,为区域内该阶段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


登云古城遗址

登云城址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宝墩文化的分布范围及年代上限,是“考古中国—川渝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重要构成部分,对研究成都平原早期文化谱系演变及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

除史前遗址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外,备受关注的江口沉银遗址也有了新动态。截至2023年4月,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共完成六期围堰考古,共计出水文物7.6万余件,江口沉银博物馆,也就是以后存放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出水文物的博物馆,将在2024年10月迎来试运行。

“文物年代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战国晚期、西汉、东汉、三国至两晋、唐、宋、明、清。”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文物局局长王枫表示,从青铜器到陶瓷器,从竹木漆器到金银玉器,佐证了眉山悠久的历史。

发掘新期待

历史轴线不完整之处便是潜力所在

近年来,眉山在考古发掘方面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作为一个拥有深厚绚烂历史文化的城市,未来眉山的考古工作还有哪些潜力值得发掘的?

“眉山虽然建立了从旧石器到明清这样一条历史轴线,但是这个轴线并不完整,还是有缺环,这就是眉山考古工作的潜力所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表示,以史前考古举例,目前有三处正在发掘,但就最近两年调查的情况而言,旧石器遗址在眉山境内已经达到上百处,目前没有开展系统工作,未来必然有重要的发现。

“眉山在巴蜀考古方面同样具有潜力。”在刘志岩看来,眉山目前还没有古巴蜀时期的考古发现,据文献记载,眉山也是巴蜀文化的一个分布地域,应当是未来可以展望的方向。在三苏考古方面,眉山发掘出与苏东坡相关、苏东坡同时期的遗迹物数量还是偏少,未来也将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这样的考古工作。

此外,还有一个极具分量的便是城市考古,也能看到眉山发展的文化脉络。从宝墩文化时期的登云古城遗址到汉代的武阳城,再到从宋代延续至今的眉州城,这三座城都有巨大的考古工作潜力。

如何挖掘潜力?刘志岩表示,首先需要加快推动考古前置工作,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其次是要加快眉山市博物馆建设,激励考古工作加快推进。

(主办方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