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文名千古流芳,可知大儒铸就有怎样背景?11月17日下午,成都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主办,多位学者、专家参加,在成都市文联举行的“奉友湘《苏母纪》新书分享会”给出了答案——他们身后有一位共同的伟大女性。
资深媒体人、《华西都市报》原常务副总编、作家奉友湘,首先对自己的新书、人物传记《苏母纪》的创作缘由、创作历程、创作构思、精彩故事、家风家训的卓异特点,以及其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享。
阐释创作缘由 分享精彩故事
谈及创作缘由,奉友湘说,多年前,他在阅读宋史及其相关书籍时,被苏母的故事深深吸引,且颇为感慨:“苏母既是一个家庭妇女,又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是女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大慈善家。苏家致富后,她周济族邻、捐资助学、奖掖亲孝,是一个独立于世、值得为其树碑立传的中国古代伟大女性。”因而他决定为苏母写一本书,为读者呈现 “三苏”背后睦族齐家的苏母,如何铸就三峰并峙名重古今大文豪的动人故事。
《苏母纪》作者奉友湘作分享
为了创作好《苏母纪》,他花了6年时间,一边尽可能多地搜集与苏母有关的资料,一边殚精竭虑地构思。“如何把苏母程夫人从一个扁平的、粗线条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精心创作,变成一个鲜活、立体、可亲可爱可敬的伟大女性形象,就是我想做、要做的事情。”
奉友湘坦言,自己有这个想法之后,真正开始创作时,才感到非常不易。他发现“最完整的关于苏母程夫人的记载,仅有950字左右的内容,苏母的事迹在细节上是断裂的”。
创作的过程就是焊接历史。要想“焊接”好断裂的历史,并不简单:一要做到牢实可靠,做到艺术的真实;二要做到“点石成金”,提炼历史人物的精神;三要锦上添花,不仅要让故事更加精彩动人,对学术也要有所贡献;四要避免人云亦云,避免“炒陈饭”;五要为读者提供“真实历史记载的硬知识”;六要“修旧如旧”让读者看不出焊接的痕迹;七要使用“合金”,综合利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升作品的厚重感。
奉友湘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除了反复研读司马光写的程夫人墓志铭,还读了各种版本的苏东坡传,从中了解苏母故事;又请眉山、苏母出生地青神县的朋友给我找了不少资料。”他数次去青神县及三苏祠,感受当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
于是,奉友湘通过《苏母纪》讲述了程夫人为促使丈夫苏洵读书上进,勇挑养家重担——卖掉陪嫁的金银首饰,租房开起丝绸铺,全家搬进眉州城。苏洵在妻子的鼓励下终成大家,苏轼、苏辙在母亲的教导下终成大才。同时,他还在书中展现了交子、蜀锦、青神竹编等四川特有的文化元素,使苏母勇闯商海的故事更加耐读。
“三苏”千古名 鸿儒铸有因
在奉友湘看来:“程夫人不仅仅是千古贤母,千古贤妻,也是千古女商,千古侠女。”
因而,他在开掘苏氏家风家教方面,下足了功夫:从苏洵父亲苏序谦恭有礼、仗义疏财;到苏洵二哥苏涣勤政为民、清廉为官;再到苏母程夫人不贪身外之财、悲悯苍生、济世帮困,整个苏氏优良家风的创建、形成、发扬,一条红线贯穿到底。同时,在优教子女方面,《苏母纪》提炼出了程夫人和苏洵夫妇格物致知、饥饿教育、赏识教育、言传身教、游学深研的科学方法,暗合了现代教育的科学规律。“这些优良家风家教不仅在培养苏轼、苏辙伟人气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即便现代的父母也可以直接用书中的方法、案例教育子女。”
创作中,奉友湘特别就千古关注、且尚存争议的有关苏母的十大问题,以环环相扣的故事,给出了合理性揭秘:一是程家极富而苏家极贫,为何程家要把女儿嫁入苏门?二是面对好游厌学的丈夫苏洵,程夫人是怎么做的?三是苏洵为何在27岁时终于思变,想发奋学习?四是程夫人为何要成为一家之主,挑起养家重担?五是程夫人为何能在数年间成为巨富?六是东坡先生在《东坡志林·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中留下了怎样的千年之谜?七是程夫人和苏洵在教育子女上有何妙招?八是程夫人如何散财济世?九是程家为什么会虐待苏八娘?十是程夫人一生中最大的痛是什么?
弘扬苏母家训 传承中华家风
分享会上,与会学者、专家纷纷就《苏母纪》的内容、文本、故事、结构、思想,以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郭中朝高度肯定了《苏母纪》:“五起五落的苏轼,为什么心态始终泰然自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苏母纪》里找到了答案。苏轼能拥有如此优良的品格,得益于苏母贤良聪慧的教导。这种家风家训的传承在当今社会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苏母勉夫教子、齐家济世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艾莲表示,《苏母纪》选择了一个好题材,苏母是堪与孟母、陶母、欧母、岳母媲美的伟大母亲;这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题材,史料缺乏,细节寥寥。作者采用“演义”的写法,辅以对“交子”等进行过的研读,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写出了一个鲜活的“苏母”。从唐型文化到宋型文化的转变中,苏东坡是一个时代造就的巨人(王水照语),而苏母对苏轼影响之大,史料可证。因此建议作者持续深耕该题材,使“演义”更加深入历史现场与生活史细节,不断提升其“历史感”。
(魏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