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双向奔赴,构筑产业人才“蓄水池”丨新型工业化市州行·宜宾

2023-12-01 18:24:5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近日,“新型工业化市州行”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采访组来到宜宾,探访了当地正在从零起步、目标千亿的光伏产业。说到落地原因,不少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要素——人才。

“普通产业工人到高技术人才都可以在宜宾找得到。” 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总裁陈龙说,工厂采用了自动化的生产线,已经不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对工人有了更高要求,约有30%—40%的用工需求是专业技术人才,比如设备人员需要懂得自动化、机械编程。

如今,宜宾已创建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人才与产业如何实现双向奔赴?记者在宜宾进行了探访。


宜宾高新区,正在建设中的光伏产业项目。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图

补齐人才短板,无中生有建“双城”

谈到宜宾的人才优势,企业家们都提到了一个数字“12”。这是指宜宾现有的12所大学及校区,目前在校大学生超过10万人。

时间回到7年前的2016年,当时宜宾只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每万人中大学生仅有45.8人,在全省处于落后水平。

正是在那一年,宜宾提出了产业兴市“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巩固“一黑一白”为代表的能源、白酒产业的同时,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竞逐。

宜宾发现,人才是产业向“新”发展的一大制约。宜宾科教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的宜宾全力以赴围绕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高科技企业首先考虑的不是优惠政策,而是有没有教育和人才资源,仅仅依靠本土高校,根本无法满足外来投资企业的人才需求。

为补齐短板,2016年10月召开的宜宾市第五次党代会上,作出了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的部署,从战略高度上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宜宾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随后,宜宾市在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约36平方公里,“无中生有”打造大学城和科创城。

2017年2月,首个入驻大学城的高校——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仅用6个多月便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当年中国白酒学院在四川轻化工大学成立;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从动工到开学用时9个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从动工到建成用时10个月,四川大学宜宾园区从动工到建成用时5个月……短短几年,蓝图变为了现实,宜宾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

构筑产业人才“蓄水池”,为产业新赛道助力

在宜宾大学城和科创城部署建设3年后的2019年,宁德时代签约落地宜宾,一条动力电池产业链向宜宾聚集,人才“蓄水池”开始发力,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教授、科研人员、大学生,向宜宾会聚,截至目前,宜宾三江新区已引入高层次人才525人、研发人才7009人。

人才的聚集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在宜宾落地的首个院士工作站,记者找到了答案。

2020年10月,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落地宜宾。以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实体运营,开展了高安全动力电池开发、重卡换电系统、电动汽车低温续航、电池大数据建模等多个研发项目,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10余项,已产生授权专利90项。四川智锂换电装备智造基地是工作站孵化的首个成果转化项目,填补了宜宾在换电装备研发制造环节的空白,将助力宜宾打造全国换电重卡产业新高地。

依托大量人才的支撑,如今,宜宾已经成为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的核心区。


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一期16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宜宾观察 罗顺 摄

宜宾正在打造的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也同样离不开人才“蓄水池”的助力。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宜宾学院开设了光伏电池后端应用的相关课程,这门课在一年前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主要原因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了解到了企业对相应人才的大量需求。

按照“企业出题、院所答题、政府阅卷、协同破题”的科研攻关模式,宜宾推动产教深入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学校和企业随时了解彼此需求,精准对接,以赋能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建立了从招生、就业到培养的动态调整机制。

如今,宜宾已经成为除成都之外,全省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宜宾大学城也成为当地最大的人才库,成功引入欧阳明高、邓中翰等2个院士工作站,建成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等13所产研院,创建以四川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1个,先后推动校(院)企(地)签订技术服务合同700余项,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00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