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文/图
12月9日,四川省天文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举行。这是该学会自2022年成立以来举办的首个学术年会。
年会现场
本次会议围绕双星研究、微波频段高频引力波和暗物质轴子一阶电磁响应探测的可行性、天文高分辨光学成像技术、行星太阳高能、银河系等内容展开分享,引发了参与者热烈讨论。
“双星由两颗绕着共同中心旋转的恒星组成,在浩瀚的银河系中,我们发现的半数以上的恒星都是双星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占文说,研究双星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不可或缺的。
韩占文从寻找双星、双星族的性质、双星物质交换、共有包层等方面出发,分享了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双星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去年7月,其团队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星图家团队,合作发现了一颗刚刚完成共有包层抛射的双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被双星抛向太空的、膨胀的共有包层。“这一重大发现意味着一个理论设想变成了现实,为接下来深入理解共有包层演化提供了新途径。”
星体自动追踪仪用来寻找行星,主要解决了“行星对准难”的痛点
会场外,企业也展出了天文“神器”。“除了已有的天文科普望远镜,智能寻星笔等产品,我们还带来了即将面世的星体自动追踪仪。”四川汉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顾名思义,星体自动追踪仪用来寻找行星,主要解决了“行星对准难”的痛点,突破了低成本自基准等技术壁垒,通过“傻瓜式”一键寻找,仪器便自动调整角度,找准行星。“相比此前的设备,该仪器重量更轻、操作更简单,十分方便天文初级爱好者使用,对推动天文科普发展很有帮助。”
当前,随着一大批天文及相关大科学装置落地四川建设,四川天文事业发展迎来良机。四川省天文学会理事长、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蒋青权说,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并大力推动天文科普,取得了良好效果。接下来,将全力把握天文事业发展的机遇,依托西华师范大学开设的天文学学科,进一步做好相关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为四川天文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