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方小虎 张守帅 罗向明 张雨
今年以来,攀枝花组织基层力量开展了一项覆盖全市的摸排行动,主题聚焦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按照试验区建设目标,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12月底,记者前往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街道、西区清香坪街道和河门口街道、仁和区太平乡和前进镇蹲点,实地了解攀枝花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特别是实施“消底、提低、扩中”行动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西区清香坪街道杨家坪社区孩子们在打篮球。罗向明 摄
调研发现,居民收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必须聚焦特殊群体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多措并举促增收。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提低”“扩中”是关键,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建设利益联结紧密的抱团型“共富体”,推动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而衡量富裕的标准不止收入一个单向维度,“消底、提低、扩中”的过程中,除了收入,还要注重满足群众对文化、文明的新期待、新要求。
精准摸清“家底”
用好脱贫攻坚积累的经验做法
23日中午,攀枝花阳光明媚,东区弄弄坪街道大地湾社区广场传出阵阵欢笑声。连日来的降温,让不少花城百姓穿上了薄薄的羽绒服。
“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底部支撑,共同富裕的底部在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社区党委书记秦晓祺很熟悉“底部”的情况:社区有低保户127户172人、低保边缘家庭3户5人,“降温前我们就组织党员、网格员和志愿者走访困难家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
大地湾社区在东区颇具典型性,居住的企业职工多、退休人员多。东区城镇化率超过99%,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16元,距离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万元以上的阶段性共富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消底”的帮扶对象是谁,纳入“提低”范围的群体数量有多大?摸清底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东区把脱贫攻坚中“一户一画像”的“战法”应用到“消底”“提低”工作,组织开展入户调查,按照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1万至10万元之间、10万至50万元、50万元以上等档次做好“描摹”,为分段分类施策促进共同富裕打牢基础。
东区区委副书记韩德谈及汇总情况,一些家庭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或是遭遇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导致生活困难,“‘消底’就是用兜底的办法帮扶好这些困难家庭。”前不久,东区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710元/月·人调整到800元/月·人,力争在2024年实现“消底”。
消底的难点在于“动态清零”。韩德坦言,东区常住人口41万多人,逐户建立台账的难度颇大,而且居民对收入数据相对敏感,影响到摸排的精准度。“破题之策是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增加主动发现渠道,建立预警机制,比如当居民家庭发生大额医疗保险报销时,社区就要去核实一下是否导致生活困难、属于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提低”是要促进年收入1万至10万元家庭的增收。这部分群体在东区占比40%左右、在西区占比55%左右,推动他们迈上10万元台阶,也就达到了“扩中”的目的。因此,“提低”“扩中”被认为是通向共同富裕的“路”和“桥”。
攀枝花市锁定低技能从业人员、偏远地区和非中心乡(镇)农户作为“提低”重点,分别制定稳就业稳创业稳生产经营等政策措施;同时,强化对家庭成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技术工人、高素质农民工和农户的激励,引导创新创造、鼓励勤劳致富,逐步扩大中等收入家庭规模。
突出产业抓手
探索形式多样的“共富体”
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高峰村最高海拔2700米,记者翻山越岭来到村上,植被茂密、溪水潺潺的景色映入眼帘。村党支部书记褚文华一见面就拿出手机翻照片,“看,我们这里冬天下雪。”言外之意,高峰村是距离攀枝花市区最近的避暑和赏雪之地。
仁和区前进镇高峰村打造的农旅新场景“爱情天梯”。
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的“三峰两山”地带,过去曾是仁和区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如今也是“消底”“提低”任务较为艰巨繁重的区域。
2021年7月,褚文华带领村民发展农文旅项目,向上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入社会资本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成效有喜有忧。喜的是去年涌入5万人次游客,打响了招牌;忧的是缺乏消费场景,村民的腰包还没鼓起来。
仁和区前进镇高峰村石窝铺全景。罗向明 摄
“外出务工收入在村民收入中占大头,但这两年的增速没过去那么快了。”褚文华说,村两委一直思考一个命题:如何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提高农业收入占比?
“抱团”是一个做法。村上采取“集体+农户”模式流转零散土地种植高山蔬菜,最高的一户在1.5亩土地上轮作种植年收入近5万元。发展民宿、农家乐也是一种探索,市经贸旅游学校甚至帮助村子开发了“高峰十二风味”菜品,售卖“高峰腊肉”成为带动农民养殖的动力源。
仁和区前进镇高峰村举行森林音乐会。仁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仁和区太平乡先锋村与高峰村一山之隔。记者看到,山脚的地块有的立着干枯的玉米秸秆,有的却是长势旺盛的中药材,对比十分鲜明。村党支部书记何先明揭晓原因:因为干旱少雨,村民只在大春种植玉米,去年以来试种滇红花取得成功,部分农户实现向“一年两季”种植转变。
仁和区太平乡先锋村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滇红花”。罗向明 摄
“实践证明,种植滇红花亩均产值4000元以上。”何先明说,过去村上试种红果参、火龙果、释迦果都以失败告终,影响了村民的积极性,这次由党员干部带头试种耐旱、易种、经济价值好的滇红花,今年全村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10多亩,预计明年会扩大到400亩。
令记者深受触动的是,太平乡正在探索建设“共富体”。乡上促成6个行政村联合成立集体经济投资公司,下设4个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农资经营、水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公司监管财务、人事等,不干预具体业务,招聘经营管理团队‘操盘’。”乡长海维洋说,通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预计今年保底分红70余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可突破10万元。
乡村有形式多样的“共富体”“共富联盟”,城市社区盘活闲置办公楼等资源打造“共富综合体”“共富空间”,攀枝花各区县积极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新路子,在做大产业蛋糕中促进利益共享,展现出共富路上的新活力。
调动社会互助积极性
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美好生活需要
热播电视剧《火红年华》的重要取景拍摄地“高家坪”在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河门口社区。这里燃烧过三线建设的激情岁月,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情况发生变化,这儿逐渐成为共同富裕的短板所在,低收入人员占到社区人口总数的60%。
记者采访中得知,“高家坪”26栋三线建设职工宿舍原本纳入拆迁范围,后来考虑到其历史价值和可开发性,连片的“红砖房”被保留下来,3个多月后被《火红年华》剧组选中。如今“高家坪”三线特色文旅融合项目加快升级改造,有望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焕发新的时代荣光。
这段故事带给河门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朱冠军两个启示:一是街道有1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3处市级历史文化建筑,可以创造性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优势。二是攻克“消底”“提低”中的难关险阻,需要发扬好传承至今的三线精神,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聚力推动共同富裕。
河门口社区正在“细微处”发生一些变化。爱心企业带头捐款成立全市首个社区慈善共富基金,累计筹集资金、物资21万余元。有些餐饮企业推出公益爱心菜品,捐出一定比例的销售款项用于慈善事业。西区创新的“群众说事、干部说理、法官说法”“三说会堂”经验做法,在河门口社区增加“五老”说和、社会组织说帮机制,探索多元联建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新模式。
在攀枝花干部群众看来,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不单单是收入问题,更是要把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结合起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什么是完整社区?西区清香坪街道杨家坪社区是全省试点之一。社区党委书记孙雯晴带着记者“完整”走访社区各功能板块,从日间照料中心到邻里中心,从老年大学到长者餐厅,再到邻里中心、乒乓球室、舞蹈室……集公共安全、社会福利、养老服务、娱乐休闲、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社区展现雏形。
一花独放不是春。由全省试点到在人口密集社区全面铺开,西区正依托镇(街道)现有设施,加快推进“家门口的”服务综合体“共富驿站”建设,让“消底”“提低”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