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文 李强/图
对于成都市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简称文澜智谷)来说,中试不仅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文澜智谷。
始于传统化工企业的文澜智谷,聚焦新材料与碳中和赛道,目前拥有国家授权专利73项,完成10余项成果转化,成功孵化企业8家,建立起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余个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提供中试产业全链条服务。
为什么转向“中试”?如何推进中试产业发展?2月23日下午,带着这些疑问,“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文澜智谷寻找答案。
文澜智谷。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建中试产业基地?
走进位于青白江区青华东路的文澜智谷,一个个车间以阿拉伯数字编号,厂房外观和普通工厂没有区别。但这里的生产车间并不生产,而是做实验用的“中试车间”。
文澜智谷“中试车间”。
车间是从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的老厂房改造而来。10多年前,这家传统化工企业遭遇发展瓶颈,站在“十字路口”怎么走?在文澜智谷负责人李恒看来,这条注重科技成果创新和产业链延展之路走对了。
中试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为什么要建中试产业基地?成都市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主任王祥辉认为,青白江区通达全球的国际通道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试产业基地搭建了与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共享的交流平台。这意味着,以产业链为核心,结合供应链、创新链,乃至信息链、资金链,能让青白江区的中试产业基地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创新要素的链接。通过文澜智谷孵化的成都龙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目前全球掌握低粘度PVB树脂成熟生产工艺的两家企业之一,其产品已销往德国、意大利等11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青白江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文澜智谷、340科创园、欧洲产业城三个中试示范基地,建成51个创新中心和实验室、7个中试平台,在地孵化项目超60个。
文澜智谷“中试车间”。
怎样推进中试产业发展?
在文澜智谷展示中心,李恒拿出一只装着含油污泥的玻璃瓶,这是在开采页岩气钻井时产生的大量油泥,油泥含油率为10%左右,被列为危险废弃物,需要进行专业处置。文澜智谷和石碧院士团队通过前期研发,整合了院士团队最新的低温高效新型分离技术、油雾净化分离回收技术等多项成果,中试后推出了对含油污泥的低温高效新型分离项目,目前已实现了产量化生产。
目前,入驻文澜智谷的新材料与碳中和项目产业化成果已在我国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应用。
如何进一步做强中试产业?李恒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人才是核心中的核心。中试产业不仅需要“从0到1”重视原始技术研发的科学家,也要进行从1到100的应用转化,文澜智谷探索出一套“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科学家需要成果就地转化,企业家需要创新成果赋能转型,工程师再根据市场需求,对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和改进,三者可以做到有机统一。”李恒表示,目前文澜智谷已组建一支百余人多学科融合的工程转化团队,专门围绕院士专家成果进行产业化,构建起全链条产业要素支撑体系。
科技人才聚集,文澜智谷聚焦市场需求与原创技术双向转化:让高校科研成果释放更多商业价值,为企业科技难题寻求快速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