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话剧《推销员之死》主演孔斐:对经典作品本土化创新 带来不一样的推销员故事

2024-03-05 16:42: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人死后比活着有价值”“这个世界只有卖得出去的东西才是你的”……近日,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排练厅,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推销员之死》演职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3月15日至17日,该话剧将在成都正式上演,将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的经典剧作再次搬上舞台。

话剧《推销员之死》海报

《推销员之死》围绕推销员威利·洛曼生命中最后的24小时展开,剧中通过威利与妻子林达、两个儿子和身边朋友一起经历的一系列事件,以离奇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同时也深邃地揭示了社会和家庭中的核心问题。

1949年话剧《推销员之死》创下在百老汇连演742场的纪录,阿瑟·米勒因此声名大噪。如何理解主角威利的一生?经典对于当下有何意义?对经典文本有哪些二度创作?近日,记者采访在该剧饰演威利的演员孔斐,听他讲述推销员的故事。

孔斐(中)在排练现场

记者:《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1949年创作的剧本,您认为这出戏在今天创排有何现实意义?

孔斐:虽然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美国,但其中所揭示的社会和个人困境,仍然让我们共鸣。这部剧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但更多想探讨人性,讨论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这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后结局的。对于观众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对于威利而言,可能他只是做了一家之主或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这出戏并不是想要教育观众,也不能给观众一些答案,这或许也是话剧最大的功能——提出问题,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或者启迪。

孔斐

记者:您怎样理解威利这个角色?他和您在哪些方面有契合之处?

孔斐:作为一个父亲,威利可以毫不犹豫为孩子和家庭付出生命,这一点所有做父母的都深有体会。在性格方面,他极为传统、古板,不善言辞,所有的爱都藏在心里。我和我父亲的关系,也很像戏里威利和比夫的父子关系,他们常常水火不容,但内心是非常记挂彼此的。

我现在53岁,剧中威利63岁,虽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觉得能够触摸到威利这个人物的内心。演员遇到好的角色会有创作冲动,但不是所有角色都适合自己,比如话剧《尘埃落定》里的傻子少爷,年龄在13岁到40岁,我当时很遗憾演不了这个角色,但这次我的年龄合适了,福气到我这了。在这样的年龄遇到这样一个角色很不容易,我很感激这个机会,我觉得这也是能在我职业生涯里留下痕迹的一段经历。

记者:您演出过《茶馆》《尘埃落定》等多部话剧,这次感觉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孔斐:这次台词量非常大,是我演过台词最多的角色。这个角色已经超过《尘埃落定》里傻子的台词了,傻子台词大概是2万多字,我这次的台词大概有3万多字。年龄虽然上去,记忆力却在下降,所以还是有一定难度。另外,这部剧是外文翻译本,和中文表述方式也有一些出入。当然,这些经过大家长时间的排练打磨,都是可以克服的。

孔斐(中)在排练现场

记者:《推销员之死》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美国,这次有没有对这部作品进行一些二度创作?

孔斐:我们会对原著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比如这两天排练时候有一句台词是“瓶子摔碎了就退不了5分钱押金”,如果按这样直译方式表达,可能大部分中国观众不知所云,如果我们改为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那大家就能完全明白。

另外,按照原剧本体量,不加中场休息也要3个半小时,这样的时长可能会让观众“坐不住”。而且现在观众的理解力也很敏锐,很多观点如果已经表达清楚了,再反复阐述可能会让他们感觉疲倦。所以,我们会加快整体节奏,压缩演出时长,简化相对繁杂的情节,将重要的部分处理得更细腻,尽可能为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推销员之死》。

记者:米勒曾在1983年到访中国北京,亲自执导了由英若诚主演的《推销员之死》,这次创排该剧有没有从之前的版本中汲取经验?

孔斐:最初在创作这部戏的时候,导演也曾经问我,要不要看下英若诚版本的《推销员之死》,我基于几个原因选择不看。首先,如果看了过去的版本,有容易产生下意识的模仿,虽然英若诚是非常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但我更想带来加入自己思考和理解的孔斐版威利。其次,这部剧是在1983年创排的,一定会带有当时的时代特色。另外,这部剧当时是原著作者亲自到北京执导,可能会对创作有所掣肘,而我们今天的版本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二度创作,加入一些新的表达元素,创新呈现更符合当下环境的《推销员之死》。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