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老师有话说⑳︱数学题会做却总错 真是因为粗心吗?

2024-03-28 10:15: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赵萤

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总感叹:“这些题我都会,就是粗心马虎了!” 家长也常常觉得可惜:“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 孩子考试没考好,真的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第二十期《校长、老师有话说》,我们邀请到成都市棕北小学的副校长 ,就“孩子数学考试做题粗心”的话题,谈看法,提建议。


本期话题

数学题会做却总错 真是因为粗心吗?

不少孩子表示数学考试中出错的题,平时都会做,但一考试就做错。孩子真是因为“粗心”没考好吗?其实不尽然。今天,来自成都市棕北小学的副校长简艳,就跟大家聊一聊孩子考试粗心的表象背后,存在的三个原因。



一、思维没到位

试题通常是考查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稍微变换一下,结果就截然不同。考试出错,自以为的“粗心”,绝大部分是“假听懂”,80%以上是源于思维没到位,对这个问题或者说这类问题只是做到了浅层次的听懂,思维的深度没有达到灵活变化和小心避坑的高度。

【锦囊妙计——严谨】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所学知识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并举一反三,从“会做一道题”到“会做一类题”,且能辨析易错点。


二、熟练度不够

“会做”到“做对”,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那就是熟练掌握。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螺旋上升的过程,了解、熟悉和掌握是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学生的正确率常常会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考试出错说明这一类题的熟练度不够,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做题慢、用时多。

【锦囊妙计——熟练】

准确率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适量练习,提升做题的准度和速度。如果孩子的这两个“度”进步了,考试“粗心”的情况就会减少。


三、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考试常丢分,是因为答题毛躁,不圈画、缩减步骤、不打草稿、书写潦草、不检查,这些都是属于习惯问题。

【锦囊妙计——专注】

孩子要做到端正态度,不能认为只要会做就行,平时作业就要力求“一遍做对”。考试时慢慢读题,关键易错信息做标记,读懂题中暗含的信息,书写规范,反映出思考过程中的条理与版块,做完后,回头检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这样,“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校长、老师有话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川观拍客』推出《校长、老师有话说》系列专题,邀请成都市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幼儿园园长等,针对时下热点的教育问题、现象,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话题,提出建议和看法,并答疑解惑。



策划 ︱ 毛漫丁 谭曦 肖雨杨
执行 ︱ 肖雨杨 赵萤 卢春阳

川观拍客 ︱ 简艳

编辑 ︱ 赵萤

海报 ︱ 何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