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说四川④丨我国最早一批培养起来的人工智能科学家王献昌:包容与开放让四川充满无限可能

2024-03-29 20:24: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人物名片

 

王献昌,成都凯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国际国内知名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专家

王献昌

四川在线记者 田珊

他出身农村、勤学不辍,14岁考上大学;他考研英语仅30分,却被破格录取为研究生;他21岁考上博士研究生,成为我国原“863”计划智能计算机领域里专攻人工智能的年轻博士;他出国深造打拼十三年,不顾一切回国创业……

“很曲折也很精彩,我自己都觉得像是小说一样。”回忆起自己的求学与科研之路,王献昌用了“小说”二字去比喻。仔细“翻阅”,就会发现,作为一名归侨,王献昌“小说”般精彩的故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便是“祖国”。

海外求学拼搏十余载

他带着核心技术毅然回到祖国

1966年,王献昌出生于河南安阳的一个小乡村,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求学基本是在家中自学完成的。王献昌从小便在数学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加上父亲对其的引导,他早早便决定要专攻数学,钻研数论知识。

1980年,14岁的王献昌考进了郑州大学。一心想学数学的他,却被数学系分到了郑州大学第一届计算机班。王献昌回忆,在面临考研选择时他一心想考回数学专业,但就在当时,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银河1号”研制成功,让国内计算机界甚至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王献昌也不例外。

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王献昌继续选择计算机专业,报考了国防科技大学。王献昌的考研成绩极为偏科,数学满分,计算机离满分只差2分,但是英语却只考了30分。由于英语不及格,按规定王献昌不能被录取,但是我国著名软件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火旺教授却看中他在数学方面的优势,亲自给国防科技大学写了推荐信,加上当时推荐他考国防科技大学的苏锦祥老师也以郑州大学的名义写信推荐,王献昌最终被破格录取。

研究生期间,王献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天赋逐渐展露,并成功解决了当时国际上无人能解的难题——通信顺序进程(CSP)的数学与操作语义等价性问题,相关成果以国防科技报告发表。1987年,王献昌顺利考取国防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成为我国最早一批人工智能博士生,紧接着王献昌又入选我国原“863”计划。博士阶段,王献昌也迎来了自己在人工智能科研方面的高光时刻,他的论文获得首届泛太平洋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优秀论文奖,相关成果连续两次作为国内唯一的入选论文, 在国际最高级别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上发表,成为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代表。1993年,王献昌顺利参加在法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并作学术报告。国外的交流经历深深触动王献昌,他知道要想取得更多的突破,就必须走出去参与国际人工智能合作交流,于是他在国防科技大学的支持下顺利出国深造交流。

“我接触人工智能的时候正是历史上最热的时期,出国时又是最低谷。”王献昌回忆,出国期间,他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所、实验室和公司供职,与国际顶尖的专家交流合作,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与成功的喜悦。

“当初离开,只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王献昌说,经过了十余年的钻研和奋斗,自己对于人工智能先进理念的运用和核心技术的掌握都有了新的突破,并且参与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智能化航空调度的项目,在对技术进行不断打磨后,他毅然决定回国并且不再离开。

2023年,王献昌在第六届航天航空航海产业发展论坛作演讲

在成都创业出发

他倾其所有只为报效祖国

“当时在国内,人工智能在航空调度领域的运用是一片空白,国内大型民用航空的调度运行控制软件几乎全部被国外垄断,国内航空公司购买时耗资动辄过亿。我既然掌握这项技术,那我就要回到祖国,填补这片空白。”王献昌回忆说,当初自己是“悄悄”回国的,除了家里人,他几乎没告诉其他人,国内的同学朋友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在得知他回国后都颇为震惊,而他却表示:“我一定会在祖国最需要我的时候回来。”

虽然掌握核心技术,但如何落地仍然是个难题。王献昌在对国内航空调度领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后,选择了自己创业。他先后前往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考察,在经过多番对比后他决定将成都作为自己创业的基地。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这里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让这里充满无限可能,也让创业者能够拥有无限机遇。”说起选择成都的原因,除了城市发展潜力外,王献昌还特别提到了四川安逸舒适的生活节奏,他说:“无论是科研还是创业,都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要面对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是‘九死一生’,那我就更应该选择一个生活安逸的地方,至少能够苦中作乐。”

来到四川17年,王献昌感慨:“我记得当初刚来的时候,成都二环高架都还没有建设,而如今已经扩至‘四环’‘五环’了。”对于四川的变化,他表示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甚至偶尔离川一段时间,回来时也能惊喜地发现变化。同时,王献昌认为,未来四川要在科技产业方面有更大的提升,也需要在理念、配套政策等方面多与沿海发达地区交流,不断优化科研环境,吸引更多科研人才。

智能化时代的步伐很快,并且越来越快。对于未来,王献昌的目标复杂也简单,他说,他希望成都凯斯人工智能研究院所拥有的、破解智能时代万物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关键互操作技术, 能够更好、更快地在不同智能领域取得突破和应用示范,为推动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