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丨从物质食粮到精神食粮 他们收获“特别致敬”

2024-03-29 22:12: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田姣

当身着西装、身形清癯,但精神矍铄的印开蒲,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出现在追光2023·第四届天府人物推介活动星光盛典的红毯上,观众送上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位已经耄耋之年的生态学家和植物学家,在巴山蜀水间行走60余年,用实际行动诠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担当,为九寨沟和亚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大熊猫保护、西部地区环境保护等都作出了积极贡献,获评“年度特别致敬人物”荣誉。

活动现场,开心麻花演员倾情演绎印开蒲老人的感人事迹。

和他同享这一荣誉的,是已过花甲之年的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教授杨文钰。躬身土地24年的他,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回报时代,推动改变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格局,助力全国大豆增收1453万吨。

“大自然的美景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高产的大豆技术,则让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两位获奖者实至名归,值得每个人致敬。”现场观众纷纷表示。

致敬那些不同领域的付出

当天的星光盛典上,开心麻花演员带来了一个小短剧,四名青年演员,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印开蒲老人的感人事迹。看着台上的演出,台下的印开蒲回忆翻涌。“我这一辈子去过的地方太多了,但九寨沟和稻城亚丁这两个地方,是我这一生最熟悉、也最难忘的地方。”

1970年7月,在参加“四川薯蓣植物资源调查”时,印开蒲一行人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卧龙海和双龙海一带,这里童话一般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他又几次前往过九寨沟,看到这里树木砍伐的现象,他忧心忡忡。1978年,他以研究所名义起草报告,建议建立九寨沟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并通过各种途径,将报告转辗送到北京。

“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以《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为理由,将九寨沟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和同事对照着地图,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画,为九寨沟保护区的范围和面积作了首次界定。”尽管时隔多年,印开蒲仍然不假思索就准确说出了文件的准确印发时间,以及其中的许多细节、参与者的名字。

“责任与担当是刻在生命里的印记。”在看完关于印开蒲老先生的舞台短剧后,现场观众凌林十分感动,“印老60余载投身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的是让世界物种多姿多彩,实践‘珍爱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的呼吁。”

当天原本要与印开蒲在颁奖台上并排站立,同享“年度特别致敬人物”荣誉的杨文钰,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到场,但他的事迹,通过多种方式在会场传递。

1982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时为四川农学院)毕业后,杨文钰选择了留校任教,研究化控技术。2000年前后,杨文钰发现,四川丘陵旱地盛行小麦、玉米和甘薯间套作,水土流失严重。于是,他想到了用能够固氮、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大豆,代替更耗地的甘薯。而当时,我国对大豆进口依赖度高达80%。这也让他意识到,相比化控技术,“麦玉豆”套作技术研究更为国家所需,于是迅速调整了科研方向。

做出决定不难,难的是执行这个决定。攻克一个个关键技术,杨文钰和团队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一亩多收100—150公斤大豆,实现1亩地产出1.5亩地的粮食,为大豆玉米兼容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如今,这项技术在全国已经累计推广1.26亿亩,新增1453万吨的大豆产量。

“我们的‘饭碗’之所以能端得好、端得牢,全靠有像杨教授这样的一批科研工作者默默付出。”来自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永兴村的第一书记王登鹏感慨道。

致敬那不曾停下的步伐

未能到场的杨文钰发来了一段视频。他在视频中说道:“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深入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研究和运用,为我们每一个人吃得好、吃得健康,生产更多的大豆和玉米。”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缺席了当天星光盛典的杨文钰正在南京,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开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进会。会上,作为技术带头人的他,将对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和示范,作具体安排。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能否为提高大豆产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全心从事这方面研究与示范的科技队伍。但是,现有省级以上专家组成员以及各地开展相关试验示范的科技人员,95%是兼职的。”杨文钰希望,有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政策,激励科研人员,让更多1亩地产出1.5亩粮。

怀抱希望继续向前的杨文钰,已经65岁了。而在同样的年龄,印开蒲也有着同样的选择。1899年到1918年间,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曾多次到访中国,在中国西部沿茶马古道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1997年,54岁的印开蒲开始谋划“重走威尔逊”之路,并于2023年1月正式发行了《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印在这本书封面上的第二张照片,是印开蒲在2008年,也就是自己65岁时,亲自爬上海拔4550米、位于丹巴县和康定市交界处的大炮山拍摄的。

“爬这点山,那是小菜一碟。”印开蒲说,为了重访威尔逊1908年在丹巴县拍摄时的一处住所,他在79岁时还爬上了海拔3500米左右的大奎拥村,“体力虽然不如年轻时候了,但爬上去还是没得问题。”

这两年,印开蒲也没有休息。受到印开蒲影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一位副研究员正在重走洛克之路。一百年前,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深入中国横断山脉,最终到达稻城,对当地的植物、人文等进行深入考察,“我当前主要就是配合他做好资料收集。”

“无论是印老还是杨老,本应该享受愉快的退休生活,但为了自己钟情的事业,他们不曾停歇。我相信他们的故事,会像一道道强烈的光芒,激励更多人追光而行。”出席盛典的科技工作者代表沈智飞说,“他们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