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学典故④ |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

2024-04-19 20:07: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云君

.

 

 

 

 

 

 

 

 

 

 

 

 

 

 

 

 

 

 

1

出处

修齐治平出自西汉儒学家戴圣所编《礼记·大学》

兴亡有责的语意始于顾炎武,成文于梁启超

2

释意

修齐治平:不断提升修炼自己、管理好家庭家族和采邑、治理好诸侯邦国,以达到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目的

兴亡有责:强调每个人都应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抱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知行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将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一体

 

 

 

 

 

 

 

 

 

 

 

 

 

 

 

 

 

 

.

温故

.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

魏志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其中之一。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追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中国古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凝练表达,是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的基本社会秩序和政治伦理体系。其最早见诸于西汉儒学家戴圣所编《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先进行自我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齐治平完美演绎了我国古人层层递进的求索之道,指的是要不断提升修炼自己、管理好家庭家族和采邑、治理好诸侯邦国,以达到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目的。从格物开始,到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最终达到天下平,以内在德性的修炼提升为遵循,把自身修为、家庭顺和、国家安泰、天下太平串连起来,既揭示了古人对现实世界基本秩序的探索,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

兴亡有责的语意始于顾炎武,成文于梁启超,凝结着中国古人对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所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强调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则是关乎所有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件,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由此正式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八字箴言,后人则常用其强调每个人都应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抱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始终彰显着中国古人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只有在先做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功夫之后,才能“推己及人”“修己以安百姓”。西周时期,族权与政权的结合使得家与国具有相同的内在文化机理和社会功能,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伦理。西周之后,这种政治伦理主要在儒家思想的倡导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如孔子说“政者,正也”,并提出“政为大”的观点,认为大学之道便是为政之道,其起点是修己安人,而后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理想。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进一步引申出“修齐治平”的说法,这样一来,就把个人修养推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强调“垂范”和“教化”的作用,循着由己到人、由个体逐渐扩散至天下的模式,家国情怀也在现实中有根基地展开。

汉代以后,基于这些重要思想而形成的家国同构秩序,成为历代王朝奉行不悖的治理模式和中国古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唐代韩愈认为:“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强调大夫具有文武双全、忠诚孝顺的品质,寻求人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彰显了中国古人修齐治平是为了达到兴亡有责的崇高境界。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赋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凸显了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中国古人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生动表达。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描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此劝勉既要有读书修为的好学品质,又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顾炎武在明末清初之际宣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以说,这种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社会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内涵释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凝结着中国古人对家国共同体归属认同、休戚与共的价值信仰与集体意识,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坚守的一种政治实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表达。

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渊源

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价值观念,经由历朝历代的传承和弘扬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是认同和维护中华文明、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一种强烈表达。

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对国家的一种深情大义,是每个人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强烈认同。中国古代社会很早就形成了身在家中、家境系国、国中有家,身、家、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互动政治关系体,即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格局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这种政治伦理对中华民族形成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中华民族形成重视个人修为、家庭家族治理、国家治理,形成独特的“君子型”“道德型”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滋养与熏陶作用,对推进和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家国同构的价值理念中蕴含的“孝亲尊长”“恋家爱国”“修齐治平”“天下一体”等传统文化内核成为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对中国人修身养性、爱好和平、主张合作、注重团结、讲究共赢的人际关系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彰显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天下一家的崇高境界。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昭示出每一位中华儿女与国家民族命运与共的热忱,展现出每一位中华儿女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既容纳着修身重德、行孝尽忠的仁爱之情,又蕴含着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的民族大义,对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还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天下观,它认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处于同一个时代、有着共同的天下,应实现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现如今,这种家国情怀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已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具象表达。新时代的家国情怀不仅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还蕴含着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它将目光凝望于整个人类世界,超越了一般的个体、民族与国家,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知新

.

 

 

 

以家国情怀凝聚中国力量

何毅 高榬彗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古以来家国二字就密切相连,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高扬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打江山,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守江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将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推崇和倡导“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相关论述,涵养了家国情怀,赓续了精神血脉,展现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献身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家国情怀的力量源自对家庭、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日本侵略者、妻子送丈夫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盛赞中国人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强调要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都被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既有无限的发展机遇,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深刻理解并弘扬家国情怀,我们才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抵御风雨。

家国情怀是维系人们灵魂深处的力量之源。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祖国深沉的爱,这种情感源自每一个人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这种浓厚的家国情怀,促使我们更加珍视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更加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国家。这种爱国热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它强调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意识,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就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千百年来,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始终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

家国情怀蕴含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念,倡导人们超越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局限,以更宽阔的视域看待国家与世界,中华民族一直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情感下催生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旨在倡导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他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提倡合作共赢解决国际性问题,理解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中培育深厚的感情与责任基础上的升华,是对家国情怀的接续传承与价值拓展。

厚植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价值观基础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思想,强调的是家庭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为新时代厚植家国情怀指明了鲜明主题与实践路径。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庭家风建设应协同共建,进而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坚强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将爱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历史与人民的见证下,证明自己是最无私奉献最具有牺牲品质的党,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长征精神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从革命先烈“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奉献精神,到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是推进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着力扎紧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到实处,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另一方面,家庭家风建设是修养个人品德的重要环节。历史一再证明,家庭的社会功能以及所起的文明作用不容忽视,家庭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存在,是社会的细胞,是塑造个人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共产党人应做家风建设的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家国情怀是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热爱,更是对个人家庭、家族、亲情的珍视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弘扬优良的家风无疑助推了爱国主义教育,二者共同作用下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尚品质、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