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理论· 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① |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2024-04-28 17:36:5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姜照雯

盛毅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对西部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这表明,当前西部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点是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关键手段是推进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强化二者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作为西部产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落实本次座谈会精神,应在把握西部产业发展现状和阶段任务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攻方向,重点围绕“特色”和“新质”两个方面发力,在推动西部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更大作为和担当。

西部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坚阶段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5年以来,西部产业从初期的以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结构,转变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改变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深刻影响了产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西部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能够从区域分工变化中找到答案。在西部大开发之前,西部主要提供农产品和能源矿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第一个十年,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为代表,能源产业、原材料生产占全国比重迅速提升,全国重化工业基地的地位确立;第二个十年,在重化工业总量继续扩大和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特色食品、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异军突起,以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开始形成。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关系,也从垂直分工为主,朝着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重转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合作、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东数西算”格局的形成,国家在西部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集群,布局国家级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举措,表明西部产业发展与东中部产业发展进入了同步提升的轨道。之前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是推动西部产业与全国同步进入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意见明确西部要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几年来,指导意见明确的各个产业领域,都得到了迅速推进,西部已成为我国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的“试验田”。

当然也要看到,西部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有较高比重;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2022年西部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仅占全国的12.9%;有实力的大企业数量少,2023《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西部地区仅有四川、陕西、新疆、甘肃和广西五省区的12家企业上榜;产品附加值偏低,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数量少;产业空间分布不合理,集聚度不高,各地区之间产业互动水平低,同构化问题还比较突出。

四川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五,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数量等方面,都在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四川工业增加值只占西部的20%左右,但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动力设备制造基地、航空装备研制基地、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正在培育的六大万亿级产业中,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的营业收入先后迈上万亿元台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产业的营业收入,已经逼近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影响力稳步上升。服务业中的旅游业收入早已过万亿元,是全国少有的几个旅游大省之一。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4300亿元,2023年有望突破4600亿元。商业贸易、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规模在全国也具有领先地位。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四川数量西部第一。锚定国家所需、实现四川所能,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四川以实际行动担负起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使命。

着力强化“特色”“新质”引领功能

围绕服务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好“重要增长极”“新的动力源”的作用,四川可着力强化“特色”和“新质”引领功能。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形成带头功能。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无论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都始终坚持在“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强化优势。坚持在大力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中,积极引导六大优势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吸引西部相关企业进入这一分工协作体系。特别是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与重庆共建的世界级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食品产业集群,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都)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进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的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创新型产业集群、绵阳新型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等,辐射带动能力强,能够吸引更多配套协作企业参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这类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协同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途径,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跨区域协作,构建联动西部的特色制造业链。在服务业中,国际空港、中欧班列、部分专业市场、商贸中心等,也可以程度不同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在支持产业创新上形成策源功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西部科学城、国家级高新区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体集群,有力支撑西部科技中心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在积极培养引进用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形成示范效应。积极探索与东中部科技创新合作的途径,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学城和科技城,承接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推动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等的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创新主体和载体,有能力在国内外领跑的新赛道产业和具有生态主导力的“赛手”企业,为西部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提供创新服务,增强西部发展新动能。

在传统产业改造上形成推广功能。通过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在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的经验。四川是西部地区的能源、建材、化工、冶金、食品、家具等生产基地,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别是通过数字赋能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变革,利用新技术实现传统工艺和装备更新、产品结构优化、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链延伸、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经验。正在全面实施的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将着力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标杆项目,形成的好经验好案例,可与西部各省市区分享。在发展园区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四川各地也有许多好的做法,同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交流,助力西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四是在央地融合发展上形成示范功能。四川是中央企业集聚数量较大的区域,央企资产广泛分布在重大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冶金建材、新材料等制造,以及能源开发、建筑、研发等领域,是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为更好发挥央企参与地方产业发展的作用,四川一直将推动在川央企优化布局和扩大投资作为重要任务,近年持续开展了“央企四川行”等系列活动,在促进央地融合发展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因此,继续深入推进这方面的探索,能够为西部省市区的央地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示范。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