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石头上的中华文明图景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分享会举行

2024-04-28 18:52: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四川教育出版社提供

皇皇三卷本,在碑刻连缀的文字世界里生发出逡巡九州、纵览百代之慨,进而感奋民族先贤以金刀、青石为载体而雕镂的前世记忆与今生希望——这是江南大学教授、无锡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金其桢耗时三十年精心打磨的《中国碑刻研究通论》。

4月28日下午,“碑刻之美:共读中华文化石质百科全书——《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图书分享会”在成都永陵博物馆举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书法家黎孟德以《中国碑刻研究通论》中的代表性碑刻为切入点,进行历史文化解读及艺术赏析,带领读者品味碑刻的历史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带领读者亲近中国碑刻文化,了解中国碑刻之美。

中国碑刻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三千年,其萌生、发育、成熟、繁衍、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全三卷)是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2021年度出版资助项目,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二百余万言,辅以1300幅碑刻图版,从碑刻史论、碑刻文化专题论、珍奇碑刻考探三个角度构建中国碑刻文化,全面展现出中国碑刻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图景。三卷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凝结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碑刻文物,从而推动碑刻的保护和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

分享会上,金其桢书面阐释了这部著作的创作观。他认为目前关于碑刻的论著,多是书法艺术鉴赏和金石文字考据的类型。然而中国碑刻文化的内涵极其博大、精深、宏富,只有将其置于数千年中国社会发展史和文化发展史的宏观视角下,从单一到综合,从微观到宏观,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内涵,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海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考察,才能把握住碑刻文化发展的脉搏,清晰、准确地勾勒出一幅中国碑刻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图景。

黎孟德分享

黎孟德直言,《中国碑刻研究通论》给他带来了一种震撼感。他从碑刻的起源、金石学与碑刻、文字与碑刻的关系讲起,为读者就书中提及的《石鼓文》《礼器碑》《乙瑛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中国名碑及四川名碑《何君阁道碑》等,深入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带领读者在文字构成的碑刻世界中逡巡百代,领略碑刻之美。谈及四川碑刻历史资源,黎孟德还援引黄庭坚、苏东坡等历史名家以及杜甫草堂、西安碑林等逸闻趣事。

此外,黎孟德为现场读者带来了哈佛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墓志拓片合集等难得一见的珍稀碑拓,并做现场展示及讲解。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