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协组织建言:这么做更有利民营经济发展

2024-05-09 22:54: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志敏

四川在线记者 陈婷

2023年,四川全省实有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国第八位,在川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81家,居中西部第一位。有关打造民营经济更优发展环境的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一组数据为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力佐证。

然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四川在进步,兄弟省也在进步。”有企业家这样评价。

四川怎样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营商环境?开年以来,省政协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组织开展了“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和“推动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2’政策体系落地落实”情况重点视察。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积极响应,广泛参与,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大兴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惠企政策如何做到更精准?

因领导变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等,导致政策优惠、补助不能及时到位,有的地方承诺的奖补资金两年仍未兑现……调研中,委员们不止一次听到企业这样反映。

此外,还存在部分政策措施与企业实际需求贴合不够紧密,新老政策脱节或承诺无法兑现,政出多门等问题。

“惠企政策稳定、连续、协同,企业才会有获得感。”委员们认为,我省应当持续提升惠企政策的精准度,既包括政策供给的精准,也包括政策落地的精准。

大家建议,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持续聚焦企业需求和短板弱项,优化政策供给,力争推出更多在全国具有“首创、率先、示范”特质的改革举措。同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办法,按照“谁制定、谁更新、谁负责”原则,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提升政策红利兑现质效。

“要坚持政策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统一。”成都市政协建议,健全完善惠企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建立民营经济问题及政策建议的收集、转办、跟踪、反馈机制,以政企沟通常态化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西充县政协委员、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冯建文则建议,对各类惠企政策建立动态清理锁定机制,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及时将政策措施精准推送至企业,实时主动安排予以兑现,让企业最高效率、最大限度、最低成本享受国家政策红利。

怎样缓解中小微企业缺钱的烦恼?

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

原因何在?省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局长陈育林说:“虽然全省已建立一体化信用信息平台网络,但仍然存在平台中涉企信用信息归集量和有效性不足、部门间聚合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外部信用信息获取成本较高等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难以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

委员们认为,我省现有的融资配套、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大家建议,完善政银企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整合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领域的企业信息,帮助银行更加准确识别小微企业经营情况,有效服务融资需求;健全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政银企三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稳步提高支持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农村产权等新型抵(质)押物的融资配套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行业统一评估标准,助力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其对不动产等传统抵(质)押物的过度依赖。

“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分级分类的企业‘白名单’,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陈育林进一步建议,加大奖补力度,更好地鼓励撬动银行机构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

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平均每个月要迎接多次检查;中小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不多;地方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不敢参加民营企业邀请的正常商务活动;有的行政罚款数额偏大…… 一些来自不同渠道的调研报告,不约而同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省工商联副主席陈波表示,省委省政府将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出台系列硬措施,助民企解难题、稳预期、增信心。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订单在下降、利润也在下滑。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核心原因在于需求不足。

在委员们看来,破除市场准入中的隐性壁垒,给予民营企业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确保平等获得资源要素,是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关键之举。

大家建议,深入实施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常态化向民营企业推送全省重大项目“需求清单”“机会清单”,开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和各类展销活动;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按规定预留采购份额,扩大联合体投标和大企业分包,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修改完善招投标制度,建立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察、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供更加高效的制度保障。

委员们还建议,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拓展线上办理事项范围,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完善部门联办机制,进一步减轻企业重复报送资料、在不同部门间往返周折等负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