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两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一次跨越历史和文化的对话

2024-05-24 10:35: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华

四川在线记者 蒋京洲

5月8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由中国国家档案局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徽州千年宗姓档案”三项档案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其中“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均来自四川。这是四川首次有档案文献入选这一名录。

层层突围

“这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鲜活历史”

5月8日,成都市档案馆气氛异常。众人神色紧张,挤在一块小屏幕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正在直播,来自亚太地区20个国家的档案文献正在角逐《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每组档案文献有5分钟的介绍时间。我们排在第三个,是中国申报的档案文献中第一个出场介绍的。”成都市档案馆保管处工作人员廖嵩告诉记者,“很紧张。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副主席都不是中方人员。在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能否打动评委?我们觉得竞争非常激烈。”“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介绍毕,现场响起一片掌声。13:00,会议组织投票评议。14:00,前方消息传回——“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全票通过,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2022年3月,国家档案局组织开展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经由市、省、国家档案局层层评审,“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脱颖而出,正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按照相关规定,只有入选此名录的档案文献,才有资格由国家档案局提名冲击《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前路漫漫。成都市档案馆保管处处长米亮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1月,全国共有196组档案文献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能从众多档案文献中脱颖而出,进入提名项目并站上世界舞台,与其他国家的档案文献“同台竞技”,并最终获得世界级专家的一致认可,实属不易。

“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四川省档案馆原二级巡视员、研究馆员刘君作为评审专家,为其写下了推荐语。“我有种预感,这份档案一定能冲击‘世界记忆’。”

“申报档案文献应当符合系统性、完整性、稀有性等一系列标准要求。在我看来,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正具备这些特质。”刘君告诉记者,这份档案之所以能让他“眼前一亮”,不仅是因为其中具备的浓郁成都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档案文献中少有的,以民间视角反映当时历史文化风貌和基层民众生活的档案。


游客在成都东门市井品茶。肖雨杨 摄

“这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鲜活历史。”刘君说,也正因为如此,“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的开发利用在当下仍具现实意义。从中不仅能发现和传承茶馆文化,更可以为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近9年长跑

“我的生命与珍贵的雕版档案紧密交织”

“达瓦,达瓦,赶紧上来,要发证书了!”

蒙古国,乌兰巴托。德格县档案馆馆长达瓦拥西在这千里之外的异国恍神。在听到大会宣布“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那一刻,近9年“申忆”时光在她脑海中浮掠而过,约300年的印经院历史具象地化作一块块厚重雕版,层层叠叠地展现在眼前。“当你经历了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等待后,成功的喜悦就像一股清泉,让你感到无比的畅快和舒适。”达瓦拥西在朋友圈写道。


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 德格县委宣传部供图

早在2015年11月27日,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组织“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20年,这一任务移交至德格县委、县政府负责推进。“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德格县档案馆,达瓦拥西握住了这根“接力棒”。

“这个项目的‘申忆’工作持续了近9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很多人参与,很辛苦也很充实。”达瓦拥西告诉记者,从撰写申报文本、摄制申报片,到召开相关会议、组织翻译工作,再到提名表的反复修改和提交,一字一句皆含心血。

“我的生命与珍贵的雕版档案紧密交织。”72岁的藏学研究领域专家噶玛降村作为专家组组长,承担了整个项目的策划、材料准备和协调工作。

近9年时间里,噶玛降村向国家级雕刻传承艺人和印经院的老员工请教雕版印刷的专业知识,向宗教界人士和当地老百姓了解德格印经院的保护和运作情况,向藏学专家咨询德格印经院院藏古印版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将“德格印经院雕版档案”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影响力以最精确、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这些雕版档案包含独一无二的书版和画版,收录了丰富的佛教经典、天文历算、语言、历史、医学、地理、物理、科学等领域的宝贵著作,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也成为连接文化认同的重要桥梁,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如今,近9年长跑终于“圆梦”。“这为‘德格印经院雕版档案’未来进一步向《世界记忆名录》的申报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身体健康允许,我将全力投入‘德格印经院雕版档案’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这不仅是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坚定承诺,也是我个人生命哲学的体现。”噶玛降村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