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气象|广汉:一张卡破解乡镇治理“嫁接”难题

2024-05-24 22:35: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四川在线记者 陈丽霏

最近,在德阳广汉市金轮镇,村民们义务劳动的热情,被一张“卡”带动起来了。

“以后买东西、看病都能拿这张卡打折了!”村民彭学萍很是高兴。

5月21日下午,德阳广汉市金轮镇,第一批“强村惠民卡”交到了第一批申领村民手中。据悉,金轮镇通过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总社推出“强村惠民卡”,持卡群众既能享受创业扶持还能获得生活实惠。


强村惠民卡

这张“强村惠民卡”,如何在“强村”和“惠民”两者间精准发力?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破解积分制“嫁接”难题

因地制宜“谋新招”

近年来,“积分制”治理被各乡镇广泛运用,金轮镇也在全镇大力推广积分制管理。村民们通过参与义务劳动、公共服务等方式换取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物质奖励。

但治理方式的简单“嫁接”,存在着深层次困境。

“传统的积分制模式覆盖面比较窄,财政负担也很重。”金轮镇党委书记李成斌表示,积分兑换的日用品对老百姓吸引力并不大,而购买这些兑换物品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年收入才刚破10万元的摇亭社区,一年积分兑换要花2—3万元,显然是不合适的。”李成斌说,为了解开这个困境,金轮镇因地制宜创新激励办法,推出“强村惠民卡”。

据了解,金轮镇户籍村民每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可获得10积分,违反村规民约则将受到扣分或其他惩戒措施。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平台积分达200分,即可申领实名制的“强村惠民卡”,持卡人可享受指定超市购物9—9.5折、农资商店9.5折、就诊辅助检查费8折、加油折扣等优惠,还享有电商培训、营销策划咨询等支持。

解决财政难题

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

“有了这张卡,在超市买100块的东西,省下来的钱又可以买1斤肉了,比以前兑换日用品的方式实用多了。”彭学萍说。目前,金轮镇筛选了几家镇内知名度较高的农资商店加入“强村惠民卡”优惠,持卡村民们从购买粮食蔬菜到农药化肥都可享受折扣。

不起眼的这个改革,正带来悄然变化。

寨子村党委副书记廖玉峰感受很深,以前村民参加义务劳动不是很积极,公共场所的卫生都是付钱请人打扫,但“强村惠民卡”政策出台后,为了获取积分参加义务劳动的人越来越多。廖玉峰说:“大家都觉得,能拿到这张卡是一种荣誉,是自己积极奉献、遵纪守法的象征。

“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节约生活成本,这是最实际的激励。”李成斌表示,这把“惠民”钥匙,正在努力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将“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金轮超市是“强村惠民卡”的合作商家之一,超市代表蒋作业认为,政府选择他们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促销宣传的方式,商家也能受益。蒋作业说,依托“政府背书”和“促销宣传”两大特点,政府的奖励从“自掏腰包”的商品,转换为了商家提供的折扣,这种模式不依赖财政的持续投入,具有持续性、推广性、更具发展空间的特点。

“强村惠民”双驱动

助力农村电商人才孵化

既要“惠民”也要“强村”。近年来,金轮镇与德阳国科数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打造了“菜小鼎”区域公用品牌,开辟“心+”平台金轮优选专区,上架金轮优质农产品。同时,投资450万元建成寨子农村电商孵化中心,抓实农村电商人才培养。

金轮镇整合这些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作用。据悉,“强村惠民卡”持卡人每年可免费享受镇政府提供的客户考察接待场地2次、农村电商新人培训1次、农产品营销策划咨询1次。

在城里打工的江丹一直想转行电商回村销售自家农产品,“工作忙,没时间去脱产学习,而且从没接触过,害怕被骗。”江丹说,她从宣传手册上了解到有免费学习电商的机会,正在努力挣积分,希望早日拿到“强村惠民卡”。她说,培训有政府把关,学习时间自由,又有老师带,很适合她的情况。

“这张卡降低了村民学习接触电商的门槛,如果未来培育出大量的电商人才,我们的产业发展将不可限量。”李成斌说。惠民卡以“免费体验”为抓手,吸引村民了解电商、参与电商,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更多“金轮货”插上“电商的翅膀”,乘着“电商东风”出城进村。

李成斌认为,未来,随着“强村惠民卡”优惠业态的丰富,这种模式还将挖掘更多空间,助力金轮镇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远景。

(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