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临近,药师提醒:不法商贩兜售的所谓“聪明药”其实是……有害!危险!丨医本正经

2024-06-05 16:44: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何嘉琦

 

“考前吃一片,成绩跳一跳”

中、高考临近

关于“聪明药”的传言又流行起来

不少考生和家长对“益智增智”类药物

充满好奇

吃了成绩就变好?

真的有这么神奇的药吗?

 

川观新闻C视频《医本正经》健康科普栏目,邀请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刘颖,为我们揭开“聪明药”的真相。就中、高考期间,考生家庭常备药为我们支招。

 

所谓的“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所谓“聪明药”大部分是一种叫做哌醋甲酯的药物,这是一种中枢兴奋剂,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可以提升患者的专注力,降低疲劳感。

 

之所以被不法商贩当成“聪明药”销售,是因为哌醋甲酯可以帮助服药者集中精力,这样的“药效”表面看起来就是提高了服药者的学习效率,间接提升了学习成绩。

 

但是,该药对人体是有危害的,长期服药可能出现失眠、眩晕、头痛、恶心、厌食等不适。更重要的是,哌醋甲酯具有成瘾性,当服药者停止用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

 

另一种被当做“聪明药”兜售药物叫做莫达非尼,这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可以缩短睡眠时间,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因为可以延长觉醒时间,提高大脑的兴奋度,因此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当成“聪明药”滥用。但是,人体需要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才能维持各项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长期通过药物剥夺睡眠,会导致正常的生物钟紊乱,反而使身体疲劳、精神萎靡。

 

事实上,根据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上述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都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高、不良反应大的特性,患者必须在经专科医生评估、确诊相关疾病的前提下,凭专用处方购药,并严格按照医生和药师的指导合理使用。健康者服用这些药物,不仅不会变“聪明”,反而会因为滥用“聪明药”导致成瘾,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可以吃“改善大脑营养”

“提高记忆力”的保健食品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明确发布提示: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准的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力和缓解脑力疲劳等。

 

另外,对于一些网上热销的含有DHA、EPA的保健品,虽然对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有益,但是对已经发育成熟的大脑并没有明确的提升智力或者改善记忆力的作用。

 

中、高考期间家庭备药小贴士

 

 

感冒用药

 

 

家中可以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药,像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以缓解感冒症状。

 

但是不推荐使用含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这一类抗过敏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因为这些药物即便是夜间服用,第二天也可能出现嗜睡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腹泻用药

 

 

家中可以备一些止泻药,像蒙脱石散、黄连素等。同时,为了预防脱水,还可准备一些口服补液盐,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中暑用药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家中可以预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像仁丹丸、十滴水等,同时适当多饮水,保持室内通风,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痛经用药

 

 

对于女生来讲,痛经是考试期间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缓解痛经带来的不适,家长可以备一些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元胡止痛片一类的药物。但是要注意的是,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及时专科就诊。

 

特别提示:在使用以上药品时,请务必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切勿随意自行增减剂量或者更改用法。同时,请保证所用药品在有效期内。

 

中、高考期间

规律休息,科学饮食

调整好生活节奏和心理状态

祝所有考生

步入考场时胸有成竹

走出考场时笑容满面

 

您想了解哪方面的健康知识?

希望哪位专家为您科普答疑?

评论留言告诉我们吧!

 

川观新闻C视频

《医本正经》健康科普栏目

我们下期见!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邀您投稿!

川观新闻《医本正经》栏目

开启征集啦!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策划:刘若辰

统筹:周晶晶

主创:何嘉琦 魏冯

设计:曾慧 刘津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