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摄影 郝飞
6月5日,安岳石窟·卧佛院景区(简称“卧佛院景区”),碧波荡漾,景色清幽,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安岳石窟·卧佛院景区。
资阳市安岳县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卧佛院景区存留有大批刻造于唐代、五代、宋代的摩崖石刻造像。安岳接壤的重庆市大足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一处处历史遗迹将资阳和大足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前,资阳、大足正推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两地如何融合发展?“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资阳市安岳县,探寻两地文旅如何共融发展的答案。
天府旅游名村的农文旅融合之路
卧佛院景区位于安岳县卧佛镇卧佛村,村里景色优美,翠绿的山峦连绵起伏,清澈的河水碧波荡漾,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家庭旅馆坐落在青山绿水间。
安岳石窟·卧佛院景区。
卧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建谊告诉记者,几年前,村民还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了务农、捕鱼外,就是外出打工,收入都不算好。
改变源于4年前。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正式启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同年,卧佛村启动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项目建设,拟通过“石刻+”的方式,打造一个集旅游、会议酒店、考古研究、商业物流于一体的禅养旅居度假目的地。不少企业来到村里洽谈合作,一个个文旅项目拔地而起,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新的生计。
“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巴适得很。”村民吴国军过去主要以捕鱼为生。现在,他在家门口摆起小摊,销售凉粉、凉面等食品,“‘五一’假期就挣了近万元,相当于过去近半年的收入。”他笑呵呵地说。
“游客多了,收入渠道也多了。”在景区清理沟渠的村民莫尔芬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家里有5亩地,原来两口子在家务农。现在,每年她和老公都在景区打工,可以多挣两份钱。
卧佛书院。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卧佛村跃上新的发展轨道。吴建谊介绍,去年,全村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发展旅游前的七八千元,增长到现在的近2万元。同年,卧佛村入选全省第三批天府旅游名村。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吕朝凤表示,卧佛村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与原有产品、模式进行互补,发挥出了应有的区位优势和特色文旅资源优势。
在采访现场,安岳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文军带来一个好消息:“卧佛村正全力创建成渝中部康养旅游区,力争创建国省级旅游度假区。”
资阳大足携手助力两地文旅融合发展
卧佛院景区与大足宝顶山景区,都以“石刻”闻名,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将毗邻的安岳、大足两地“抱得更紧”。
“我们开通了从安岳到大足的跨省市公交旅游专线,目前已稳定双向开行,方便两地游客互动。”唐文军介绍,近年来,安岳与大足共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共建文旅基础设施网络、共塑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共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以一域可见全域。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资阳、大足如何融合?
资阳市相关负责人列出一组数据:两地共推的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清单,累计完成投资76.1亿元;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引进12家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36名,形成初步规模;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安岳石窟研究院,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推进川渝地区石窟岩体裂隙渗流病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30项;共同举办“成渝地·巴蜀情”系列活动等主题活动30余场……
两地还共同打造“资足常乐”品牌,联合出品的《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我们的故事》被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大足石刻、安岳紫竹观音获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借力文旅交流推广活动推介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如何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上述负责人表示,双方将共同开发川渝石刻文化公园、雅楠原始林等项目,探索文旅融合示范;以资大石刻(石窟)研究院为主体,开展石刻(石窟)保护、研究、利用合作;深化文旅配套领域合作,争取在用地保障、行政审批、项目招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统计分算、交通体系等方面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