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开启,来听四川这些大学校长们的临别寄语

2024-06-14 20:49: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6月12日至14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先后举行了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校长们对毕业生有哪些临别寄语?

吴德。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

攻坚克难 把握机遇 开创新未来

在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吴德对毕业生说,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给自己鼓掌是鼓励自己前行的最大动力,但敏锐地洞察形势变化,随时做好迎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是每个人不断迈向人生巅峰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面对挑战,勇作攻坚克难的“引领者”,要学会转变观念,在突破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深度思考的突破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价值愿景。

其次是面临机遇,勇作紧跟时代的“践行者”,希望毕业生成为原始创新的坚定践行者,深入探索高科技背后的原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应成为技术集成创新的践行者,实现技术的跨界融合与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还需成为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坚定践行者,将技术成果广泛深入应用于产业,实现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第三是面向未来,勇作开拓创新的“实干者”。毕业生们要善始善终,坚持持之以恒,以川农大的优秀校友为榜样,用勤奋和毅力书写辉煌;要坚持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将理想与实践相结合,行稳致远;要坚持创新思维,构建创新自信,勇于挑战传统,引领行业发展;要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习惯,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挑战。

潘小非。

成都体育学院校长潘小非:

争当让党放心  爱国奉献  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潘小非提出四点希望,与全体毕业生共勉:一要始终胸怀祖国,把稳“有理想”的信仰方向。永远牢记“国之大者”,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二要践行校训精神,争做“敢担当”的时代先锋。始终听从时代召唤、跟随时代步伐,挺膺担当,兑现报国的承诺,争做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先锋。

三要锤炼坚毅品格,展现“能吃苦”的青春底色。把艰苦环境、艰巨任务当作磨练自己,成就自我的机遇,弘扬吃苦耐劳、愈挫愈勇的精神,做能吃苦的时代青年。

四要投身强国伟业,书写“肯奋斗”的壮丽人生。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在践行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中不辱使命,不懈奋斗,成就强国伟业。

刘玉彬。

西南民族大学校长刘玉彬:

不忘初心  乘势启航

“今天,大家即将离开校园,但传承仍在,使命仍在,需要大家一棒又一棒接续跑下去。”刘玉彬希望同学们做中华文明的传承人、奋进新征程的筑梦人、身心健康的责任人。

成长路上,同学们熏陶于师长们的言传身教,启智润心;未来征途,你们理应赓续弘扬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涵养历史胸怀,增强历史主动,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明确发展方向,将人生道路的选择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统一起来,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在立足当下中接续奋斗,在实干笃行中挺膺担当,一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

同学们毕业,正值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事业发展正好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大家要永远心怀国之大者,树牢报国大志、勇担复兴大任,心想“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将个人“志向”对准国家“航向”,将当下所学对准未来所需,让青春奋斗化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主旋律中最动人的音符。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人这一生,各有归途。保持健康,增强体质,是生活幸福的基础。同学们在追求梦想和事业的道路上,不要忘记关爱自己,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遇到压力时,去跟亲朋倾述、去运动、去旅行、去谈恋爱,学会有效地调节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平常心,洒脱一点,要始终坚信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你们,认真做个“自信自强”的民大人。

(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