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四川境内“咽喉”!国道227将全线贯通

2024-06-15 12:05: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志敏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6月15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国道227线麦日(甘凉界)至巴亨垭口段改建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建成通车。届时,国道227将全线贯通。


国道227线

奋力打通“咽喉”段

国道227也称张掖—孟连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普通国道网“47纵”的一条,起于甘肃张掖,经青海、四川至云南孟连,全长3700多公里,其中四川省境内有1400公里,经过了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

即将通车的国道227线麦日(甘凉界)至巴亨垭口段改建工程位于凉山州境内,全长47.8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工期三年,是四川境内国道227全程提升改造工程最后完成的一段。


国道227线

“这也是建设条件最为困难、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段!”凉山州木里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毛根宗说,项目全线地质条件复杂,最高海拔处4200米,高寒气候显著,大部分路段处于“无人区”。其中木里县麦日乡哈朗村到稻城县蒙自乡黑龙村的11公里路段此前未通标准等级公路,仅有一条建设水洛河水电站时修建的施工便道,相当于“挂壁公路”,一侧悬崖、一侧临河,极为危险,禁止社会车辆通行,是国道227全线贯通的“肠梗阻”。

打通“咽喉”。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2016—2018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将该项目列入规划,项目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2023年省政府印发的《大香格里拉交旅融合四川省交通建设方案》将该项目作为重点项目。


国道227线

项目开工以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强化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参建单位强化协同,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千方百计推进建设。高边坡施工,工人们绑着安全绳,用小型机械在悬崖峭壁上“抠”出炮眼,待爆破完毕后,再以同样方式清除绝壁上松动的岩石;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对桥梁梁板预制等结构物进行蒸汽养生、棉被保温等,克服高寒低温影响……


工人在施工

历经千日鏖战,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绿化等附属工程,预计6月底可全面通车。最艰险的11公里路段,以3座隧道、17座桥梁成功穿越。

旅游路更顺畅

“咽喉”段打通后,凉山州盐源县、木里县的出州通道将更畅,也将有效衔接G348线与G549线,形成凉山州西北部与甘孜州南部区域环线,从木里泸沽湖到稻城香格里拉镇的路程将缩短约100公里,通行时间节约2.5小时。

随着该项目的完工,四川境内的国道227提升改造工程历经10年建设,也将画上圆满句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道227四川境内段原为省道216,部分路段技术等级低,从2013年底开始分段进行改建,仅凉山州境内就分为5段建设。通过提升改造,公路基本实现了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

国道227被誉为“中国三大最美国道”之一,串联起横断山区的精华美景,在四川境内,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负责人表示,国道227线麦日(甘凉界)至巴亨垭口段改建后的串联效应明显,近端紧密连接木里大寺、玛娜茶金观景台、稻城亚丁等多个景区景点,远端与云南香格里拉、丽江等众多热门旅游目的地产生联动,将成为支撑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产业路,助力沿线群众共同富裕的致富路。

昔日“肠梗阻”,今日旅游路。四川在线记者了解到,在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中,稻城亚丁至木里泸沽湖主要廊道由国道227线麦日(甘凉界)至巴亨垭口段改建工程、已建成的国道227线木里县巴亨垭口至瓦厂镇桃巴段、待建的国道663木里县瓦厂镇至盐源县泸沽湖段改建工程组成;第二廊道也在同步推进中,包含国道664稻城县香格里拉镇至各卡段改建工程、省道463稻城县思子功至木里县俄垭乡段改建工程等。

(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