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 在一朵花上“链”出持久芬芳

2024-06-18 10:46: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云君

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做梦都没想过卖这么贵。”栀子乌龙、栀子柠檬、栀子绿茶……“栀子系列”正在成为茶饮市场的新宠儿,迎上风口的栀子花也“身价”飙高,去年一斤3元,乐山犍为的栀子花市场价一度达到35元一斤。

行情暴涨的栀子花,让花农欢喜,也让花农担忧。卖出高价自然欢喜,但能持续多久?栀子花“行情”会不会“昙花一现”?怎样让这朵花持续为民增收?

从市场来看,中式新茶饮赛道正酣,千亿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各大品牌都在加大栀子茶饮推广力度,栀子花前景相当不错。但栀子花种植门槛并不高,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跟风”,必然会影响来年的市场。“开”出一时的香味相对简单,如何在一朵花上“链”出持久芬芳才是考验。随着其他地方的“加入”,当地想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关键还在于提高产业链韧性,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犍为县已有300多年种花传统,逐渐形成完善的花茶产业链,这也是众多新茶饮品牌选择到犍为采购栀子花的重要原因。如今犍为茉莉花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茉莉花+旅游景区、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花”样百出,开出丰富的产业形态。当地还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旅游于一体的茉莉茶全产业链,成为颇有名气的“中国茉莉之乡”。而当地茉莉花从“一朵花”到整个产业链的蝶变之路,则能给栀子花“何去何从”带来启示。

可见,要增强韧性、经受得住市场的风云变幻,就必须拉长产业链条,向深度延伸。目前犍为县部分茶企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足,导致不少知名茶饮品牌抢购栀子花后,到邻近地区选择茶企进行加工。产业基础薄弱、协同性不强、产业链附加值低,“身板”就不“硬朗”,一旦风雨袭来,摇摇欲坠;只有树立产业链意识,延链长高个、补链固关节、强链增肌肉,把产业链条不断锻长、锻强,强健“筋骨”,聚链成群,才能“韧”尔东西南北风。

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也是产业链的竞争。放眼全国,陕西柞水县的小木耳、山西大同市的小黄花,以及其他地方,一条鱼游出、一伞蘑菇开出、一块布织出“大产业”等,一本本致富经背后是一条条韧性足的产业链。是坐等市场青睐,还是主动迎击?是原地踏步,还是积极转型?是固守于单一形态,还是拥抱链式发展?决定这朵“花”能否持久芬芳,考验着当地发展的定力和智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