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壹度丨浙江“一对一”帮扶四川三年后 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迎来首次集中轮换

2024-06-20 22:04: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文/图

6月19日,浙川两省共同在成都举行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座谈会,新老援川挂职干部齐聚一堂,辞旧迎新,总结梳理了过去三年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的成绩和经验,并就如何做好未来三年的挂职工作展开了交流。

图为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162名新一批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正式到位,同时也意味着,在浙江“一对一”帮扶四川三年后,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迎来了首次集中轮换。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2021年,国家调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后,按照“一省对一省”的原则,浙江省正式“一对一”结对帮扶四川,并在原先结对40个县(市、区)的基础上,新增加28个县(市、区),共结对四川12个市(州)68个县(市、区)。自此,新一批的浙江干部们带着经验、怀揣激情,来到川蜀大地,续写“山海情”。

过去三年,在挂职干部们的努力下,浙川东西部协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未来三年,新一批挂职干部们又将如何开展工作?记者跟进座谈会进行了采访。

看过去:持续擦亮“五张金名片” 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帮扶成果

“三年前的6月1日,我们和你们一样,来到川蜀大地,我们努力打造了浙川对口工作升级版,并和四川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我们即将踏上返程,我们将一直关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只要是用得着的地方,我们将全力支持。”6月19日下午,作为上一批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代表的施健飞走上发言席,声情并茂地回忆起在川工作点滴、分享心得体会。

施健飞分享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发展数据和一件件暖人心田的关怀小事,迅速引起了大家对过去三年来浙川东西部协作点滴的回忆和集体共鸣。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三年,浙江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探索创新协作模式,擦亮了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特别是上一批援川挂职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既完成规定动作,又敢于突破创新,同四川的干部们携手合作,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帮扶成果,大家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四川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三年倾心帮扶,四川迎来了哪些改变?

据悉,过去三年来,浙江方面共实施帮扶项目近2496个,帮助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25个,引导1000余家企业到四川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园区、“飞地园区”100个,并帮助农村劳动力在浙江稳定就业41万余人,完成消费帮扶436亿元。

在挂职干部和地方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青川“白叶一号”、北川“福田里”蓝莓产业园、古蔺“稻鱼共生”等一众特色产业在受扶地拔地而起并不断壮大,屏山“纺织产业园”、巴中“工业协作示范园”等园区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县域经济的制造业家底变得更加厚实。在民生领域,乐山“蓝鹰工程”、广元“帮帮驿站”、达州“宣汉海员”等项目持续做大做强,解决了大批百姓就业问题。

特别是原浙江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同志,他将“国之大者”藏于心间、融于工作,入川后基层调研里程超过10万公里,频繁往返于崇山峻岭、高原峡谷,将生命定格在了东西部协作的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浙川两地虽然相隔万水千山,却跨越山海阻隔,始终心手相牵”,总结回顾过去三年的成就时,座谈会上,大家对浙江的精心选派和援川挂职干部的无私奉献致以了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话未来:奋力推动东西部协作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要带着‘来川为什么?在川干什么?离川留什么?’三个问题,时刻提醒自己,勤勉工作,不负韶华。”来自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与评价处的副处长章珏在认真聆听了新老挂职干部交流发言后,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了上述语句。

座谈会上,“如何接好上一批挂职同志的接力棒,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浙川东西部协作再上新台阶”话题,是包括章珏在内的新一批援川挂职干部们交流的主要内容,大家也纷纷结合自己所长展开了谋划和思考。

章珏的丈夫也曾是一名援川挂职干部,三年前,在阿坝州开展了3年的挂职工作,三年后,作为妻子的她沿着丈夫走过的路,来到四川,加入了新一批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的大军。“作为浙川东西部协作卫健系统领域的首位援川挂职干部,虽然没有经验可学,但我相信,在四川干部群众的帮助下,我们定能如期完成协作任务。”章珏介绍,未来她将全身心投入,做好协作工作,全力推动两省卫健合作交流再上新台阶。

“要做好新一轮的东西部协作工作,在充分借鉴好过去经验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四川当下的实际情况。”在新一批浙川东西部协作援川挂职干部领队沈志江看来,与三年前不同,当下的四川正面临新机遇,新时期如何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需要大家下一番真功夫,找好发力的切入点。

对此,座谈会也给出了明确方向:新一批挂职干部要坚持“中央所指、四川所需、浙江所能”,高质量开展“组团式”支援、多层次促进“造血式”提升、全方位推动“互嵌式”发展,持续擦亮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奋力推动东西部协作工作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全面助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具体而言,就是要树好“三观”、注重“三用”、练好“三力”、防止“三高”。

树好“三观”方面,援川挂职干部要强党性、正三观,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新时代好干部。

注重“三用”方面,就是要用好当地特色资源,找准浙江帮扶和当地资源的结合点,引导浙江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受援地区聚集;同时要用好东西部协作这张名片,加强沟通对接,推动形成帮扶工作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力量叠加的工作格局;此外,还要用好促进民族团结政策,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练好“三力”方面,就是要练好眼力,注重发挥宣传推介作用,以“主人翁”的姿态当好挂职地、挂职单位的代言人;同时要练好脑力,把浙江先进的发展思路、工作理念、经验做法带到挂职地、挂职单位,为重大决策提供参谋、当好助手;最后要练好脚力,不浮在面上,舍得走下去,经常深入现场一线“望闻问切”。

防止“三高”方面,就是要防止眼高手低,心高气傲,曲高和寡,静下心来、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干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推动任务落实,坚持道德高线、坚守底线、不碰红线,严格规范管理协作项目资金,做到慎独、慎初、慎微,维护援川挂职干部良好形象。

“确保援川挂职干部们施展好拳脚,履行好职能,组织部门也将切实履职尽责,做好关心爱护,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座谈会上,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川将结合实际为援川挂职干部安排挂任职务,做好合理分工,敢于放手使用,给予倾力支持,努力为大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同时还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做细做实关爱措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