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⑬丨致敬奔跑者——为人类健康而努力的人(记者手记)

2024-06-25 14:21: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李鹏 王怀 李秋怡 肖莹佩 蒋君芳

为期2天的调研,从企业到园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宏大命题,人类生命科技的最新前沿,都能在成都高新区看到、听到、感受到。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显而易见的是,现代医学发展至今,仍存在很多难啃的硬骨头,需要解决更复杂的临床需求。未来的机会,将集中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前沿领域。

沐浴“朝阳”,就要迎着太阳不断奔跑。采访调研中,我们见到了许多生物医药赛道上的“奔跑者”,他们用情怀和执着,为人类健康不懈努力,成为我们致敬的对象。

我们致敬,企业创业初衷中展现的美好愿景。到达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的那天下午,阳光正好,门口草坪中间写有“为人类健康沐浴阳光”的石头十分显眼。在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生命之美,未来可期”的标语随处可见。简短8个字蕴含了对生命的崇高敬意和对健康永不止步的追求。公司董秘乔晓光说,这是企业的品牌信念,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植不变的底蕴。

我们致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的坚韧。3个“10”,是业界对新药研发的一个常见说法,指10年、10亿元、成功率低于10%。在这样一个“长周期、投入大、风险高”的领域,四川至善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飚一埋头就是16年。他经常提及的有两个事,一是当初“患者因基因药物治疗重见光明”带来的触动,二是从教授到董事长的身份转变,“最开始到处找投资,讲了100次没人听。”现在公司3轮融资总额超5亿元,计划2026年上市。

我们致敬,不计身份、算大账的胸怀。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工作的人基本都知道,管委会做决策,涉及两个共建区有不同意见的,一切以有利于生物城发展的为准。“先算大账。”交谈中,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副局长、生物城管委会副主任李奇几度感叹,8年时间,白纸立城,双方不计较身份,让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探索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若干创新。

我们致敬,打破常规、开创新局的魄力。“你知道这有多难,是多大的创新吗?”在成都优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姚喆把手机里那张“国内首例”的海关审批单放大,逐字展示:“涉及到了这么多部门。”这种为一家企业“打破常规”的故事,我们一路听到了许多,因为“企业无小事”。“我们尽量不对企业说不,努力告诉他们怎么做才能行。”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健康追求永无止境,致敬他们!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