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看绵阳⑤丨拥有四川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 长虹如何带动更多企业开启“智改数转”

2024-06-25 14:54: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摄影 华小峰

去年9月,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双跨平台”)名单,实现了四川在国家级“双跨平台”领域零的突破。

龙头企业在“智改数转”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作为绵阳的龙头企业,长虹如何带动更多企业开启“智改数转”?

6月2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长虹控股集团党委委员、数字产业BG负责人侯宗太介绍了长虹的做法。


侯宗太

侯宗太介绍,近年来,长虹控股集团致力于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活力。长虹不仅自身实现了“智改数转”,更为全国相关企业提供了转型的样板。目前,已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智改数转”服务,长虹在打造产业生态上一直坚持“合作共赢”,让合作伙伴,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龙头企业的技术溢出和配套服务,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

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智改数转’。”侯宗太介绍,长虹坚定进行制造能力提升,围绕“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产精益化”,通过“智改数转”,极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以电视产品为例,创新打造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以销定产的数字驱动模式,订单交付周期从49天缩短到11天,商业库存周转率提升145%,库存成本节省近1亿元。

长虹结合自身制造领域产业实践,以产品化思维打造了四川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该平台贯穿企业销研产供服全流程,形成了一批面向行业、产业链、产业群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带动上下游企业参与共建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赋能电子信息、高科技、快速消费品、能源化工等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比如,长虹依托该平台为博雅新材料“量身”打造了一套以客户为核心的端到端企业业务运营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开发运维一体化,并具有丰富的个性化功能和优化的操作体验,彻底打通了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全链路,推动业务流程的全面革新。不仅激活了博雅新材料现有客户资源,还拓展了新客户群体,显著提升了该公司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服务的能力。

下一步,长虹将致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享服务平台”在绵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改数转”解决方案,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赋能川渝乃至全国千行百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