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⑬丨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天府锦城实验室冷冻电镜平台7月将开放试运行

2024-06-25 15:49: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成都高新区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李鹏 王怀 李秋怡 肖莹佩 蒋君芳 摄影 韦维

“7月,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开放共享的冷冻电镜平台将开放试运行,天府锦城实验室另外2个重大功能平台今年内也将开放启用! ”6月19日,在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获悉这一最新消息。

什么是冷冻电镜?它的全称为冷冻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让科学家们能快速以原子级分辨率获得生物分子三维结构。为这项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该技术对于理解细胞功能和疾病机制至关重要,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迈进了崭新时代。


正在调试的冷冻电镜平台。

冷冻电镜有何作用?一图胜千言,业界实践证明,可视化的生物分子结构图像,可大幅提升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研究能力、推进创新性研究进程。“有助于开发新药、改进材料性能等。”实验室执行主任万翔介绍,由于价格昂贵,此前西部地区仅有两台冷冻电镜,有的仅供内部使用,要么排期至少3个月起。很多有需求的本地企业,只有选择去上海、深圳等地。

今年初,实验室配备的首批次4台电镜设备运抵,总价值约1.4亿元,其中2台为当下最先进冷冻电镜,相较上一代产品,其数据采集速度将提升10倍。调研组在现场看到,所有设备进入调试收尾阶段,配套的数据采集区域,也已搭建完毕,下个月将开启试运行。“不少本地和外地的高校院所、企业机构都来咨询排队了。”冷冻电镜平台运营团队成员赵杰博士说。


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成都高新区供图

作为我省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之一,2022年11月揭牌的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围绕重大慢病(恶性肿瘤)等,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目前实验室在建的8个药械研发功能平台中,冷冻电镜平台尤为受关注。

据了解,将于今年内启动试运行的,还有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平台和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分别位于成都前沿医学中心E7栋6楼和天府锦城实验室大楼的7层。两个平台也都匹配了先进的仪器,如四川首台单细胞光导平台设备,能将研发的其中一个重要流程,从常规 1-3个月缩减至2天。

按照计划,今年天府锦城实验室将加速推进支撑平台建设,力争已规划的16个药械研发功能平台,在2025年全面呈现。同时,实验室还将聚焦肿瘤、代谢、神经系统疾病,围绕脑机接口、智能融合生命等前沿领域,推动建设一批研究中心,包括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西南中心、中国药科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中心等。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多学科交叉等特征,要走通这条漫长的产业链,平台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以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试点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功能平台为依托,累计建设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平台超160个,市场化程度超80%,涵盖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及放大的创新药研发,从研发孵化到CDMO生产服务的医疗器械研发等领域,推动区内医药创新研发成果不断涌现。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去年10月,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成立了包含28名院士和专家的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并发布全球生物医药青年人才策源计划第二批5个项目榜单,邀请海内外顶尖团队“揭榜挂帅”——此前发布的首批榜单,12个团队成功揭榜和获得赛马项目,带动150余名高能级人才和科研人员聚集,部分项目发展良好,初获投资意向。

从天府锦城实验室大楼出来,调研组看到,不远处塔吊林立,那是正在建设的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三期,占地面积约18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更多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支撑平台将布局于此。

相关政策也即将改版升级。刚结束意见征求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支持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及效能提升”,如对新建成的重大公共技术平台,将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专业软件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3亿元支持,进一步鼓励创新发展,为推进新药研发、吸引要素资源、孵化创新企业、补齐产业链条提供更强支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