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毕业典礼上四川高校校长的临别寄语

2024-06-26 21:54: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江芸涵 吴浩

盛夏时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近日,四川多所高校相继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面对即将离开象牙塔,奔赴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们,校长们为大家带来了毕业前的“最后一课”。这些毕业寄语中既有师长们深深的不舍、殷切的期待,也有应对未来人生的智慧锦囊,只愿同学们勇敢追梦,谱写人生新篇章。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

拥抱改变 保持定力

毕业意味着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也意味着面临诸多的变化。汪劲松叮嘱毕业生们,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和人生之变,主动拥抱改变,积极识变、应变和求变,不仅是面对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成长发展的应有态度,而坚定的信念、向善的品质、求知的热忱、实干的行动,皆应成为我们拥抱改变的定力。

拥抱改变,当“挺膺担当、为国效力”。希望同学们牢记总书记嘱托,铭记先辈崇高风范,学习时代先进典型,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将个人奋斗“小目标”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大蓝图”,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拥抱改变,当“崇德向善、成己达人”。希望同学们在迈出校园步入社会之际,保持崇德向善的优良品质,严私德、守公德,积小德、成大德,不断追寻事业方向、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成己达人,努力成就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拥抱改变,当“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无尽的未来还有无数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把保持学习、恒定思考、提升能力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坚持以开放包容之心接纳新事物,以质疑思辨之姿探索新路径,以终身学习之道精进新本领,用自身奋斗的确定性更好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创造、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拥抱改变,当“躬身力行、笃行不怠”。面对未来,希望同学们做脚踏实地的行动派、实干家,“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遇到挫折不言弃,碰到困难不停步,不断用行动去争取机会、用行动去验证想法、用行动去创造价值,成长为行家里手、时代先锋、国之栋梁。

祝愿同学们踏遍万里山河,远征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

奋发有为 不负青春

当日,电子科技大学2024届共有4221位本科生、5551位硕士生、426位博士生迎来大学“最后一课”。

一是希望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谈到了首任校长吴立人先生在建校之初,提出要“把成电办成我国乃至亚洲一流无线电大学”的宏伟目标。希望同学们以老校长为榜样,做一个有情怀、有抱负的人,把理想信念、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际行动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希望同学们成大才、担大任,做一个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人。他说,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担当、勇挑大梁,是刻在我们成电人基因里的不灭印记。作为成电学子,希望大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主动在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三是希望同学们讲奉献、有作为,做一个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人。他讲述了“电磁辐射与散射团队”创始人聂在平教授、雷达领域专家吴剑旗院士克服重重困难攻克技术难题的故事。希望大家以不畏艰难、不惧挫折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让青春在为国家的发展中绽放夺目光彩。

四是希望同学们有温度、有情怀,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他以刘盛纲、陈星弼两位院士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捐献遗产支持科研的故事为例,激励同学们“大爱无疆,善德永存”。希望同学们前行路上,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五是希望同学们勤于学、乐于学,做一个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他以李乐民、林为干两位院士一心钻研学术、勤勉对待科研的故事为例,激励同学们“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做一辈子的研究生”,乐于每天学习,志在终生探索。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黄琦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黄琦:

在平凡的岗位上逐梦星河

同学们即将远航,黄琦对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希望同学们筑牢精神基石,在强国复兴中勇担时代使命。同学们,你们即将奔赴祖国各地,同时也承载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希望你们秉承西南科大精神血脉,不断加固内心的精神基石,胸怀家国、心系天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濡交融,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

希望同学们领悟精神真谛,在勇攀高峰中扛起责任担当。今天,你们正站在时代的潮头,希望你们深刻领悟时代精神真谛,毕生坚持汲取时代精神谱系的智慧和营养,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在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中不懈奋斗、勇攀高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奋力续写时代答卷,做时代精神谱系的忠实践行者、接续创造者。

希望同学们弘扬精神价值,在平凡岗位上逐梦人生星河。同学们,请你们相信,精神运动才是构成历史的根本要素。希望你们始终坚持弘扬科大精神、时代精神所赋予你们的人生价值,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人生星河中奋力书写属于你们的人生新篇。

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

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

与青春共舞 与创新合体 与梦想同行 做新时代的创造者和担当者

大学四年,师生守望相助,共同留下了绚丽的西华记忆。李秋实给“最年轻”的西华校友们分享了三点感悟:

一要与青春共舞,向阳而生。同学们的最美青春和最好时代不期而遇,希望大家用热爱与坚持书写青春,用心用情用力续写新时代“西华青年说”。

二要与创新合体,向新而行。望大家矢志创新,勇闯无人区,努力成长为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用人才,带着改变人类未来命运的使命感,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三与梦想同行,向实发力。“知难而进、自强不息”是刻进西华人骨子里的基因,希望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要抛弃梦想,要经得起人生的考验、耐得住寂寞,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与梦想同行,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永葆韧劲,向上拔节,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日方长,无论身在何处,西华永远向大家敞开怀抱!离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抵不过一句常回家看看,祝大家前程似锦、一生幸福,让我们各自努力、顶峰相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何建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何建新:

大气有为、赤诚坦荡、勇战善成

毕业典礼上,何建新与毕业生们回顾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他说,校训精神告诉我们要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积极态度,树立“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坚定信念,勇于面对挫折、勇敢面对挑战。

何建新勉励同学们,传承与延续校训精神,既仰望星空,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成长成才;又脚踏实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社会、造福人民。面对未来的风险与挑战,希望同学们增强志气,做大气有为的成信人;提升正气,做赤诚坦荡的成信人;保持锐气,做勇战善成的成信人。“青春之翼,因磨砺而坚强;人生之路,因奋斗而宽广。”

他希望大家用成信精神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树立远大志向,锤炼坚韧意志,保持奋进姿态,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努力在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接续奋斗中展现青春力量,放飞人生梦想,成就事业华章。“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载着梦想勇敢地飞翔吧!请记住,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

成都外国语学院校长张华春

成都外国语学院校长张华春:

新时代外语青年大有可为

在毕业典礼上,张华春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志存高远,坚定目标选择。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发挥“外语+”“+外语”优势,在国家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伟大事业中积极作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是终身学习,坚持学贯中外。要在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的当下,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勤奋学习、增长本领成为青春远航的不竭动力,同时保持全球视野,充分利用所学融通中外,在五洲四海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砥砺品行,坚守明德玉成。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记母校和老师的教诲,成为品德高尚、志趣高远的人,以真诚善良活成自己、他人都喜欢的样子。

希望全体毕业生永远心系母校、关心支持母校的建设发展,并诚挚欢迎毕业生们常回母校看看。

(图片由各所学校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