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商业支教研学”行为,凉山州再出多条重磅治理举措

2024-06-27 18:53:49来源:潮新闻编辑:牛霄

6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与体育局获悉,6月26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公安、民政、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印发《开展全州社会支教研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正式开展针对“支教研学”商业行为的治理工作,为期半年。

6月9日,《7天支教费超万元,大凉山沦为“公益秀场”?起底支教研学产业链》等报道推出后,凉山彝族自治州积极开展专项排查,就“虚假宣传、虚假支教”等相关问题进行联合执法整治,狠刹“支教研学”商业行为乱象。记者获悉,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已锁定一批涉嫌违规违法的商业机构、公益基金会等,并将其列进禁入名单,相关线索、证据将转交至机构注册地的管辖部门。

“大凉山英文支教”宣传图。受访者供图

6月26日印发的《开展全州社会支教研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是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对“支教研学”商业行为进行了两轮排摸的基础上,针对已发现问题,制定的又一重磅治理举措。

“方案就持续动态摸排、开展规范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安排部署。”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与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从具体内容看,该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分别从教育、公益、旅游和市场管理等方面共同发力,规范社会支教和研学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并在治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形成全面立体的综合治理体系,有效防范以“支教研学”名义开展的“伪公益”活动。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一乡村小学。王晶 摄

记者还了解到,针对此前出现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支教研学”商业行为乱象,当地已紧急出台了多个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支教机制,依法打击把学生当成不法活动谋利道具的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抹黑凉山、污名化凉山州、打“悲情”牌、进行“卖惨式”营销的不良组织或个人,让社会各界回归支教工作的公益初心。

与此同时,将对早些年实施的《凉山州社会支教人员管理办法(暂行)》进行完善——在支教人员需经教育主管部门报备、批准,不得占用法定或当地统一放假时间组织学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强化对社会支教活动的监管,及时清理不合法、不合规、不专业、无责任心的支教组织和个人。

此外,记者还从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与体育局获悉,当地计划启动“社会捐赠和支教管理备案网络平台”,严查“支教研学”商业行为,防止支教名义被滥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