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高铁开通 仪陇县“高铁梦”照进现实

2024-06-27 23:53: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炼

四川在线记者 徐浩煊

“快抢,没得了!”

6月26日16时许,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简称为“巴南高铁”)开通前夕,仪陇县铁建办的走廊内,副主任涂汉军向楼道吼了一嗓子。“盼了十九年,搞快买张票纪念。”涂汉军说道。

全长约148公里的巴南高铁,正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在仪陇县境内设仪陇站、马鞍站。6月27日9时10分,随着D5133次动车组列车从巴中东站开出,仪陇县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一步迈入“高铁时代”。


巴南高铁列车停靠在仪陇站。王碧波 摄

逐梦:历经十九载 为高铁建设“让路”

“早在2005年,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通铁路的愿望。”涂汉军回忆,2005年开始,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及原铁道部,就共同商议,计划合资建设兰渝铁路。但受线路走向影响,未能设站。

2011年1月,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规划启动,仪陇最终仍未如愿设置站场。

2011年10月,南充市铁建办牵头启动了汉巴南铁路规划研究工作。年底,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铁路方案研究,汉巴南铁路建设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7月,好消息传来,汉巴南铁路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0)》。

2019年4月,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巴南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为250公里/小时。

2020年2月24日,巴南高铁仪陇段正式开建。

“脚下是我曾经的家。”站在马鞍站检票口前,回想起老房子,61岁的原钢铁村7社社长鲜胜元仍记忆犹新。


马鞍站。徐浩煊 摄

2019年,巴南高铁可研报告获批后,征地拆迁工作迅速展开。为了确保按期开工,仪陇县派出了县委书记牵头、 县主要领导带队的动员小组。

“不舍是肯定的。”鲜胜元介绍,为了给铁路正线及站前广场“腾地”,他所在钢铁村7社,需要全村拆迁。但村民们为了修高铁,咬咬牙,最终全员接受,甚至有刚修起的三层“别墅”,也为高铁“让路”。“我们吃了太多交通不便的苦。”鲜胜元告诉记者。

从2021年起,鲜胜元每隔几天就会到工地转转,在抖音发布短视频,介绍马鞍站的建设进展。年纪大些的老人,则会搬个板凳,在施工工地前一坐就是一天。


鲜胜元发布的抖音短视频。徐浩煊 摄

“老人们很少说话,偶尔的交谈也只是询问工人们‘火车什么时候来’。”回忆起建设时的场景,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一标项目部工程部长杨波表示,虽然都是简单、重复的问题,但只要谈及高铁,就会打开村民们的话匣子。

圆梦:交通更便捷 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火车来了!”

6月27日12时许,鲜胜元早早地吃过午饭,等待第一趟列车的到来。“以前去趟县城,要先翻过一座山,再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单边至少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需要20分钟。”鲜胜元告诉记者。

按照计划,巴南高铁开通运营后,最高时速按250公里运营,仪陇站每日安排动车组列车15列、马鞍站每日安排动车组列车10列。经由巴南高铁,市民游客可前往成都、重庆、南充、西昌等地。


市民打卡巴南高铁。王碧波 摄

百姓出行更便捷,产业发展也将步入快车道。

在仪陇县四川德鑫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0名工人正对公司生产的智能终端产品零组件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件,进行质检、打包,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全县的企业都很期待。”仪陇县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局长邓存铭表示,以往从仪陇去成都、重庆,开车至少要三个小时,企业走出去难、产品走出去更难。巴南高铁开通后,从仪陇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能直抵成渝,将带领仪陇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区域间的人员交流,为“仪陇造”工业产品开辟更大市场提供空间。

要走出去,更要把优质企业引进来。“今年的目标是招引企业40家。”邓存铭表示,仪陇县将继续在以汽车底盘件零部件系统为核心的机械制造产业,和以小动力锂离子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力,实行全链定向招引、全环节补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