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评论 | 让遵规守纪成为日常自觉

2024-07-03 18:42: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云君

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明华

“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让初心使命始终铭记于心,让遵规守纪成为日常自觉。

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了修订,与时俱进充实完善了六项纪律,规范党员言行。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党员干部,纪律是高压线,也是约束行为的“紧箍咒”,更是行稳致远的“护身符”。在遵规守纪中,更加注重行为的自觉性,更加注重从思想上凝心铸魂、固本培元,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让《条例》中的每个条款都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准则,凝聚起为民谋福祉的不竭动力。

让遵规守纪成为日常自觉,需要始终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铁纪“长牙”发力。首先要让党员干部了解和敬畏党的纪律。党员干部要知纪懂纪,重在把党纪的精髓要义搞清楚、弄明白,熟知《条例》每一章每一条,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觉将《条例》作为“案头卷”和“警示书”,对照标尺,明确言行,处处严格遵守,切实把遵规守纪融入日常,在内化转化中形成一种行为习惯。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拒绝接受特殊待遇,成就了“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佳话;焦裕禄始终铭记“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箴言,拒收10条鱼的故事传颂至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近年来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例来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顶风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他们面对公与私的“警戒线”,情与纪的“分界线”,不是失守就是逾越雷池,在诱惑腐蚀面前迷失方向、坠入陷阱。这充分证明,“破法”无不从“破纪”开始,构建防腐拒变的防火墙,必须将遵规守纪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让遵规守纪成为日常自觉,需要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这块坚实屏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者的态度和行为。作为法律和政策的执行者,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对法纪的敬畏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党员领导干部做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要敢于拿自己开刀,解决问题才能势如破竹,改进工作才能立竿见影。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些法治指数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官员通常展现出较强的规则意识,这无疑为推动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强化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守住政治生命线。树立正确权力观,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不论置身哪个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始终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自觉百炼成钢、更好担当,我们才能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