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放牛娃变身核级焊工,为核电站贯通“大动脉”

2024-07-19 23:46: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徐中成 阿坝观察 王鑫

这几天,作为为核电站贯通“大动脉”的人——来自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知木林镇格基村的24岁藏族青年尔基受到了社会关注。

7月19日,四川在线记者拨通尔基的电话。“我刚把试卷交上去,这次参加的是国家核安全局的一个焊工技能考试。”

核级焊工指通过国家核安全局专项考核的专业人员。尔基便是中核集团的一名核级焊工,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核级焊工、“全国技术能手”为何还要考试?面对记者的疑问,电话那头的尔基笑着说,焊接的材料要求不一样,就需要进行不一样的技能考试。

尔基在工地。尔基供图

一座牛棚,让藏族少年决心成为焊工

“过去,我们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放牧。”尔基回忆说,自己家一共5口人,小时候经常看见外地焊工过来焊牛棚,工资还很高,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就想能不能去学个焊工,以后就有吃饭的手艺了。

初中毕业时,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尔基曾想放弃学业。“当时国家有个好政策,给没有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我就考到成都的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尔基笑着说,这也算圆了小时候的梦想了。

“在学校的时候,我每天早上6点半到晚上12点都在练习焊接实操,中专三年到大专三年的寒暑假也都是这样过的。”2018年,尔基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比赛——“四川工匠杯”。“当时想的是去见见世面,由于没有经验,加上有点紧张,操作上有失误,只得了三等奖。”尔基遗憾地说。

2021年,即将毕业的尔基,最初的想法就是留在四川,离父母近一点。然而,同期就业的师兄弟大多走向了军工单位,一听是焊飞机、大炮,这让心怀当兵梦的尔基热血沸腾。正巧中核集团来学校招聘,宣讲了“两弹一星”、核工业精神等内容,一下就合了尔基的心意,于是他主动找招聘老师沟通,最后成功进入中核集团工作。

尔基和他的同事们。尔基供图

以技报国,为核电站贯通“大动脉”

刚到中核集团,优秀的尔基就体验了一把“落差感”。因为不能直接上手干焊接工作,还需要继续学习考证,这让他心里有些落差。

为尽快达到上手干活儿的标准,尔基常常做一些高难度的挑战,拿直径3毫米的小管练习,管中小孔的直径只有0.8毫米,在反复的练习中,他还练成了“左右手焊”的绝技。经过从厂房、支架、管道等多次“升级”,尔基凭借着逐渐成熟的技艺终于取得在核电站“心脏”工作的机会,参与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项目的建设,在施工现场担任核级管道焊工。

核电站里有200多公里长的管道密切联系着作为“心脏”的核反应堆,高辐射、高流速、高温、高压的介质日夜不息地在其中流过,这对主管道焊接的考验可想而知。核级焊工就是为核电站贯通“大动脉”的人。

尔基正在焊接管道。尔基供图

“刚到的时候,师傅告诉我们干核电不能有一点纰漏,这不单是一份工作,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安全。”尔基自豪地说,现在代表我名字的编码钢印就打在焊缝旁边,和这些焊缝一起接受岁月的检验,我要终生为安全负责。”

华龙一号项目完成后,尔基还报名参加了田湾核电站的建设安装工程。田湾核电站主管道的管壁厚度达70毫米,是国内在建核电机组中焊接工艺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需要挑选最顶尖的焊工操作。

在田湾核电基地7号机组管道焊接时,尔基遇到一个难题,接口四面都是障碍,有一面完全处于视觉盲区。为破解难题,尔基采用“镜面焊”,也就是借助镜面辅助观察来控制焊接操作过程,控制焊枪要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快速地落在需要“缝合”的部位。

“投身祖国的核工业事业,用技能报国是我毕生的追求。未来我会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把手中的活干好,以100%来要求自己。”尔基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