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崖 书丹刻石 “石门十三品”为何被称为国之瑰宝?| 专家学者蜀道行

2024-07-25 14:46: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陕西汉中石门褒谷口,蜀道北线之一的褒斜道经过这里。东汉年间,皇帝下诏在此处开凿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隧道,褒斜道从此更加畅通无阻。千百年来,古人在石门的崖壁上书丹刻石,或赞颂此处旖旎的自然风光,或记述蜀道修筑的经过,留下了著名的摩崖石刻群,“石门十三品”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十三方石刻。

7月8日,蜀道研究成果发布暨专家学者蜀道行活动在广元昭化古城举行,陕西理工大学研究员冯岁平在现场揭开了蜀道之上“石门十三品”的深厚魅力。

崖壁之上留下珍贵历史信息


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作为镇馆之宝,单独开辟展室进行陈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石门修建水坝,那些曾镌刻在石门隧道内壁以及南北山崖处的石刻,便被切割转移到了这里。研究历史的学者、喜爱书法的书迷纷至沓来品读膜拜。“‘石门十三品’是国人眼里的‘国之瑰宝’,也是日本书法家眼里的‘日本之师’。”冯岁平感叹道。

“石门十三品”,刻录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

这十三方石刻,分别是《石门》碑、《鄐君开通褒斜道》《鄐君碑释文》《李君表》《石门颂》《杨淮表纪》《玉盆》《石虎》《衮雪》《李苞通阁道》《潘宗伯、韩仲元》《石门铭》《重修山河堰》等摩崖石刻。其中多方石刻对褒斜道的开拓和踏勘进行了记录。


石门碑刻 汉中市博物馆供图

在《石门铭》中,记载了东汉永平年间,汉中太守鄐君以汉明帝的诏书向广汉郡、蜀郡及巴郡征集役工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在开道过程中凿通了石门的历史,也记录下此后多次因道路阻塞而对褒斜道进行复修。然而褒斜道几修几废,石门通塞不定。直到北魏年间,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和左校令贾三德奉诏修复废置已久的褒斜道阁,重新开通并拓宽石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时的人们如何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道路?《石门铭》记载了左校令贾三德带领刑徒一万人、石匠百人完成了道路修建。重新开通的道路“阁广四丈,路广六丈,皆填溪栈壑,砰险梁危”,古代筑路信息鲜活生动。


《石门颂》 汉中市博物馆供图

东汉《石门颂》,则歌颂了东汉时的司隶校尉、犍为郡人杨焕“数上奏请”修复褒斜道的事迹。有意思的是,这方石刻还刻下了汉高祖刘邦从蜀道的子午道进入汉中,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到关中,最终坐上帝位之事。西汉为何国号为汉,因为汉中正是刘邦的龙兴之地。此外,《石门颂》还记载了西汉初期穿越秦岭已有4条道路,但是非常艰险。

东汉永平六年的摩崖石刻《鄐君开通褒斜道》,还记载了当年修路之余对附属交通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包括了邮亭、驿置甚至县衙,所有附属设施多达64处。

冯岁平表示,古代历史文献一般很少记述交通方面的信息,即使有也过于简略,“通过‘石门十三品’,我们可以了解到蜀道早期的修筑历史,所以它们是可以被当作信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反映中国书法演变史的活化石


“石门十三品”备受推崇,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这13方石刻,反映了中国书法重要的演变史,它们是中国书法发展的标本和依据。冯岁平说,中国书法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的演变,其中几个重要阶段,在“石门十三品”中均有体现。

小篆在向隶书过渡时出现的古隶,把瘦长的小篆变成了扁状的隶书。这种风格的字体在四川雅安出土的《何君阁道碑》等也曾看到。但就石刻的体量而言,《鄐君开通褒斜道》无出其右。这方石刻文字159个,扁宽的字形,字势向横向拓展,显得宽博开阔。即使是方形的字,四角撑满,外轮廓的茂密与结构内部的空灵,都给人以丰满、粗犷、开放的感觉。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评价这方石刻文字为“隶之古也”。


《鄐君开通褒斜道》 汉中市博物馆供图

隶书发展到东汉年间,出现了隶书的杰作《石门颂》。冯岁平说,隶书在东汉时其实发展出两个体系,“一是以山东、河南等为代表,具有庙堂之气的书法风格;另一种就是以汉中和四川盆地为代表,具有山野气息的隶书。”除了石门的崖刻,这种隶书广泛出现在四川乐山、绵阳等地的崖墓里。它们书写时既有隶书的基础,又不乏飘逸、挥洒之感,能让人看到一种书写的状态。《石门颂》就是一件把隶书的规整变得灵动奔放的作品。它的笔画逆入逆出,含蓄蕴藉,写到后面线条却又流畅遒劲。近代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这样评价:“其用笔如闲云野鹤,飘飘欲仙,六朝疏秀,皆从此出。”

“石门十三品”中的《李苞通阁道》以及《杨淮表纪》则雍容大度,表现了隶书的另一种书法风格。

在隶书于东汉时发展至顶峰后,中国书法风格又经历了重要的“楷变”。

冯岁平介绍,北魏时期的楷书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方笔魏,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康有为曾评价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另一种代表就是“石门十三品”里的《石门铭》,它和江苏镇江的《瘗鹤铭》号称中国“南北二铭”。《石门铭》的楷书,其飘逸的结字和灵活的风格,迄今都是书友们追求的典范。康有为评价《石门铭》时,赞其“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是“不食人间烟火,书中之仙品也”。

“石门十三品”中,《重修山河堰》是体量最大的一方摩崖石刻,属于南宋时的隶书。作品中的蚕头雁尾形态夸张,字的结构奇特,带给人宏阔、舒展、充满趣味的审美体验。冯岁平表示,四川的宋代石刻广泛分布,其中也有不少书法作品,但没有一处体量像《重修山河堰》这么大、气势如此恢弘大气。

蜀道修筑和四川关系密切


“石门十三品”的文学价值,也是历代学者推崇之处。

崖壁上的刻写,浓缩简洁。《鄐君开通褒斜道》石刻仅有150多字,便把汉中太守鄐君奉皇帝诏修路的事情交待得一清二楚,堪称简洁版的竣工报告。尤其难得的是,这100多字里,甚至还记录了这项重大工程的用工、用料、用时以及工程的内容。因此,这方石刻是我国交通史上极为重要的石刻资料,对研究古代交通、栈道上的附属设施以及当时的经济、官职等都有重要意义。

《石门颂》和《石门铭》各有600多字,也是汉赋和骈体文的经典代表,在文学史上地位颇高。“君德明明,炳焕弥光。刺过拾遗,厉清八荒……”冯岁平介绍,《石门颂》四字一句、上下押韵,读来琅琅上口,被誉为李白《蜀道难》的姐妹篇。

“颂”作为一种文体,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有“周颂”“鲁颂”“商颂”,其主要内容是对祖先的赞美和歌颂。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颂”后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歌颂与赞美为主的文体。《石门颂》保留至今,对今天了解“颂”的体例、语言特点及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重修山河堰》 汉中市博物馆供图

有意思的是,“石门十三品”的很多记述,都表明此处道路的修筑和四川有紧密关系。

历史上,汉中和四川大多同属一个行政区域,所以修路时从四川调人也就有了可能。《石门颂》题额中所说的“杨君”是东汉时期任司隶校尉的杨涣,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人。当时是否重修褒斜道,朝廷里存在诸多分歧。他多次力排众议,奏请皇帝重修褒斜道并重开石门,最终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后来,在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任汉中郡太守的王升,受杨涣修路精神的感召,又对褒斜道进行了整修,使道路更加顺畅,而王升同样来自犍为郡武阳。

而修路的刑徒,主要来自四川。根据《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记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从古至今,修路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冯岁平表示,《石门颂》等石刻对历代修路官员的赞颂表明,只要一心为公之人,便会被永远铭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