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涉企痛点,今年四川法院有这些“干货”

2024-07-25 20:34: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

近日,四川高院召开《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暨四川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提出了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30条具体措施。

此前,四川省委政法委会同四川高院、四川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出台《全省政法系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24项重点任务。其中,涉及到法院系统的重点任务共有17项。

从17项重点任务到30条具体举措,四川法院出台了“一揽子”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举措。那这些举措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又有哪些亮点?7月24日,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对这一系列措施进行解读。

为什么出台?

为更好地破除涉企痛点,化解涉企业纠纷

好的营商环境能够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奔跑”。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都坚持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今年四川再次聚焦企业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对标补短,坚持问题导向,发力更加精准,直击企业发展痛点。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以及贯彻省委政法委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相关要求,我们先后梳理了17项重点任务和30条具体举措。”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些措施的起草过程中,四川高院多次组织省直部门(单位)、市县级法院专题研讨及征求意见,全面分析四川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特别是《方案》中的17项重点任务,都是针对涉企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涉案财物处置、涉企案件办理周期长、信用恢复难等痛点堵点问题提出的具体“施工图”。

这些举措不仅仅聚焦案件办理中的痛点难点,还覆盖了诉源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对企业增强市场信心非常重要。”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工商联常委温雪倩告诉记者,《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构成了一个完整了司法供给体系,为营商环境建设如何进一步精准施策、提质增效贡献了法院探索。

有哪些亮点?

贯通立审执各环节 可操作性强

“这次这些措施的最大亮点就是贯通立审执各环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强。”四川高院民三庭相关负责人介绍。

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是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反映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这就需要我们法院在立案方面严格审查。”四川高院立案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的系列措施中,对如何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做了明确和详细的规定,非常具有操作性。“这样详细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坚决防止和纠正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把民事责任认定为刑事责任。”

如何避免中小微民营企业在诉讼中赢了官司输了市场?如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这不仅仅关联宏观经济,还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相关调研,目前中小微民营企业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意见依旧是案件审判效率不高和案件在法院时间过长的问题。对此,这次的《工作方案》进行了精准回应:建立小额债权纠纷快速审理机制,提升案件审判效率;优化涉企小额纠纷简易诉讼程序诉非对接机制;全面推行“案件审理期间—纠纷在院时间”双向考评机制,进一步降低诉讼总体时长。

不仅仅是立案和审理,在执行和破产方面,系列措施还覆盖了“响应、惩戒、识别、拯救、出清”等各个环节。

系列措施提出要全面推行“执破融合”工作,加强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的有效衔接,打通简单破产案件审理“快车道”,完善企业破产识别机制,对陷入困境但仍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引导其通过破产重整、和解程序获得“早救”,帮助企业赢得“再生”空间。

如何保障落实?

府院联动共同推进

如何保障系列措施落地落实?四川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完善府院联动、部门协同等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另外一方面,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推动构建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匹配的诉讼新机制、新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将鼓励各地探索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匹配的诉讼新机制、新模式,加强与财政、公安、不动产等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并定期对这些探索进行总结,然后形成一套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四川高院民三庭相关负责人透露,对此,他们将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正向激励和负面评价作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