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飞仙村:茶马古道旁,有座被峡谷“凿开”的村庄

2024-08-05 22:33: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摄影

8月5日,雨过天晴。青衣江的水奔涌而下,流入飞仙峡谷口,与河中岩石冲撞出哗哗声,激起一层层滚滚浪花。

沿江水往上看,200多米的悬崖高耸,崖壁上分布着密集的沟壑,这些沟壑约呈45°,仿佛是有人“斜凿”出来似的。难怪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在此作画并题诗:“孤峰绝青天,断岩横漏阁。六时常是雨,闻有飞仙度”。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就依傍这峡谷,坐落在国道318线旁。

站在狮子山上的观景平台可将飞仙关景色尽收眼底

山水之间,峡谷“凿开”的村庄

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理位置,复杂地质造就了飞仙峡特殊的险隘景致,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夏季来飞仙村打卡。峡谷旁是国道318线,道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还有摩托车骑行爱好者装满行囊,沿着国道一路向西。

在飞仙村,只要站上位于狮子山的观景台上,就能一览川藏铁路青衣江大桥,看天全、芦山、宝兴、荥经四县之水汇成青衣江。奇险峡谷之景,也让著名画家张大千、关山月、吴作人等,曾先后到这里写生,留下许多作品,如今峡谷旁还有张大千的铜像。

因为有峡谷,这座村庄与水的故事也丰富起来。在飞仙村,常常能听到峡谷传来的流水声,这里的二郎庙等诉说着村庄与自然共处的智慧,流传着大禹治水等传说。但另辟蹊径,离开熙来攘往的国道往山间小支路走,村庄在满眼绿荫中展开的是另一番宁静的空间,眼前大江大河变为山间溪流。

老君溪石碑

比如老君溪,溪上有铁索桥,沿溪水方向往左走,就是天全县,往右走就是芦山县。溪水流经之处,修建着不少川西民居,约是清代年间建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村庄广场空地旁的“三层吊脚民宅”。

三层吊脚民宅见证茶马古道昔日繁华

与传统穿斗式结构的川西民居不同,它虽采用了木质结构,但房屋最底层是用石板搭建出的家畜区,类似于现在的地下室。与地面持平的第二层是木质结构,与地下室之间还存在着近半层楼高的通风缝隙,由石板支撑,因此看上去像“吊脚楼半悬空”着,最上面一层由竹子、干谷草、泥巴等修成。

山与水,沏出茶马古道的故事。家住这栋建筑旁的89岁村民廖兴莲回忆,这栋建筑的设计,在过去算得上是颇为讲究,由外地来川经商的郑姓人家所建,新中国成立之初还翻新过。这栋楼也是当时村里茶马古道上“最当道”的建筑之一,她依稀记得,这里底层可供沿途骡马等家畜休息,楼上可做茶叶、酒肆等生意。

一村当“关”,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节点

飞仙关,曾被誉为“川藏第一关”,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沿着飞仙村的石板路走,能发现脚底石板的边缘,已被雨水和时光打磨得圆润,上面留有淡淡的青苔。村里工人背篓里背着砖瓦,踏着这条石板路过往,路边是川西民居式的木屋,住着人家。这些工人经过飞仙关关门时,会歇一脚。

依峡谷而生的飞仙村

关门呈圆拱形,门下可过客,可乘凉。关门与部分现存的古城墙连接,若站在3.7米的古城墙上往远方看,能望见沿途车辆纷纷钻入国道318线的隧道。

关门外,是“芦山县南界”牌坊,关门北面刻着“芦山南”字样,南面刻“客羽已乘黄鹤去 仙楼尚在白云间”,这也是对飞仙关关名的一个诠释。据当地文献记载,飞仙关关门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培修,关门用石条券拱筑砌。

飞仙村的川西民居

芦山县文联工作人员骆云显介绍,飞仙关不仅是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关口,也是茶马古道上一座重要场镇,是马帮与“背二哥”的集散地。过去在飞仙关的关口设有官家的税房,用于征收过往茶商和其他商人的税费,关内人头攒动,店铺林立,茶馆、酒肆、马店子比比皆是。背夫们在此讨生活,与往来客商就背工费讨价还价,最终背驮货物南上北下,他们从这里背一趟货到康定要二十天左右,来回一个多月,力气大的一次可背七八包,一包茶叶分十四斤、十六斤、十八斤三个标准。

这个描述也与当地村民杨洪川的回忆相呼应。杨洪川说:“听父辈讲这里过去非常热闹,马帮背着比人还高的一块块茶包,小商户的竹篓装着新鲜茶叶,而在我小时候,这里也是经常玩耍、赶集的地方。”

飞仙关关口如今仍有不少村民经过

如今,这里有一块刻有“茶马古道”石碑,见证着飞仙关关口往昔的繁华,这里的茶马古道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芦山县对古建筑建立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定期巡查、维护,修建防护栏等,防止工程建设、游人损害文物等行为发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