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40年·师恩难忘丨卢英:教书育人,育人在前

2024-08-31 14:20: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卢英和学生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卢英,出生于1968年,重庆人,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两度获得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课题获得国家,省、市一等奖,曾多次参加教师培训资料编写,编写教材4部,上各类公开课百余场,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李娅妮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李丹 海报制作/汪银

今年9月10日是全国第40个教师节。当前,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川观新闻主办的“川越40年·师恩难忘”寻访展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当中。近日,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参与到活动中来,推荐了该校退休教师卢英。

近日,四川在线记者联系采访了卢英老师。从教近40年,她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成为“主体教育”理念的践行者,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实践合作学习模式。卢英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只要不放弃等待,总有一天会开花。

教育真谛的探索者

卢英出生在山城重庆的一个教师家庭。她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因为尽职尽责为学生付出,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受到母亲影响,一颗教师梦的种子在卢英的心里悄然萌芽。

1985年,17岁的卢英正式走上教师岗位。从那时起,她就在思考,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教育的目标在哪里?

有人说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人说是帮助孩子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但卢英认为这都不是教师的唯一使命。在她看来,返璞归真,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在教书中育人,更应当是“育人在前,教书在后”!

“我们相信:为师者,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到心中那扇窗,让孩子看到那片最动人的风景!”基于此,卢英老师把创办516泡泡艺术团的想法和时任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陈杰说了,二人一拍即合。就此,这样一个在泡小极具代表性的活动平台建了起来。

从申请排练场地到搭建校级舞台,从组建民族舞团、街舞团、二胡团到主持人班、思语班,卢英执教班级的90名学生,在课堂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C位”。

2019年冬,516泡泡艺术团参与了全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群众合唱晚会,是全场唯一的少年演出阵容。2022年,这个艺术团的泡泡娃们亮相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仪式前的表演环节,用他们动感活力的舞姿和可爱的笑脸,展现了幸福成都喜迎冬奥的景象。

主体教育的践行者

“爱在流淌”是众多师生、家长对卢英课堂的反馈。时常有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来到她的数学课堂,当一名“旁听生”。

“用老朋友解决新问题”“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里的发言很精彩”“我在教室后面看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叫作挺拔的背”……在课堂上,卢英是学校公认的语言大师。她的课堂永远将学生放在学习首位,营造一处充满人情味的磁场。多年以来,卢英致力于“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都被看见”,她的“主体课堂”教学法由此生发、渐渐丰满,年轻后辈争相效仿,课堂风貌和教学效能也为之焕新。

卢英探索“主体教育”起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交界点。那是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间节点,课程教学由“课纲”换为“课标”,教学新理念、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拔节。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卢英高举“主体教育”旗帜,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转变师生角色,开启了一轮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卢英的思想和理念,通过公开课一次次向外传递。1999年至2002年,她一共执教公开课两百余节,还逐渐呈现随堂化的特点。2015年,卢英带领着工作室一众成员,将她前30余年的教学经验、经历整理归类,出版了教育教学专著《未来心理要有“数”》,收录了她近些年“主体教育”的新看法。

在卢英看来,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需要老师们冲破学科教育的框架,把“学科原理”转化成“生活道理”;把“学科精神”升华为“生活智慧”;把“学科课程”转化为“育人信仰”。

卢英寄语青年教师:

用温柔的心意和温暖的目光,就可以预见孩子们幸福生活的温度;

用育才的情怀和育人的信念,就可以眺望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姿态!

学生相伴,嘴角上扬,让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