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尽管这段时间气温居高不下,但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占地约100平方米的“长者食堂”仍在火热建设中。
不只是一座“长者食堂”,过去两年多来,新光村持续“火热”。这个离城区不到1公里的村落,主动融入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曾经“黯然无光”的小村落焕发新光,成为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新光村是如何焕发新光的?
新光村。 古良驹/摄
面貌焕新,提升村民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
距离城区不到一公里,这一地理优势一度成为新光村的劣势。由于距离城区近,村里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不仅有不错的收入,大多还把家安在了城区。因此,新光村也曾面临着“空心”的难题。
而新光村所属的青神县,在当时已经成为全国城乡融合改革的典型县。土地延长承包、集体经济发展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交流,并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
城乡融合改革的春风绕不开新光村。2022年,青神启动实施竹里稻香项目。这一项目聚焦粮油特色产业,实施1300亩粮油园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宜居乡村等项目,最终建成集农业科技、高质量农产品展销、农村电商平台等为一体的现代粮油产业示范中心。
新光村位于竹里稻香项目的核心区域,随着各个农业项目落地,发展机遇迎面扑来。
改革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开始。“首先我们就明确了不搞大拆大建。”新光村党委书记刘玉祥介绍,项目开展以来,村里通过“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整治林盘、改造农房风貌、拆除违章建筑、新建步道绿化、改水改厕、新增稻田丰收墙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前是我们想到城里去,现在环境好了,城里人想到我们村里来。”新光村村民周丽蓉说,随着村里变化越来越大,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产业更新,以闲置资产撬动企业、人才流入乡村
有了“面子”,新光村开始思考如何擦亮“里子”,发展产业成为一道必答题。
类似很多人口大量进城,宅基地闲置现象突出的问题同样存在于新光村。而闲置宅基地,就是农村最大的沉睡资产之一。
“我们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撬动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企业到村里投资。”刘玉祥说。
新光村里,去年10月开始营业的芸薹问稻餐厅,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时常一位难求。
据了解,芸薹问稻餐厅由国有公司盘活村上的闲置用房改造而来,品牌和经营人员都来自当地。餐厅负责人周多霞介绍,餐厅主要盘活了村上的3处宅基地和集体用房,并吸引本村村民就业。
新光村一闲置宅基地盘活发展为民宿。 唐沁潇/摄
不只是餐厅,村里还开发了民宿、竹艺工坊、科教展馆等10余处农旅新业态,打造多元化旅游消费场景。现在,新光村年接待研学、观光、农事体验游客50万人次,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
“竹里稻香二期项目即将开工,新光村将继续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撬动更多的资金、带动更多的企业到村上来投资。”刘玉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