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丨测产水稻730公斤/亩,3000亩“智慧无人农场”丰收啦

2024-09-20 22:45: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张红霞

9月中旬,金色稻浪大片铺陈着,一些收割后的稻茬一束束地扎在田里。秋日的川西平原,丰收美景触目可及。

“今年测产数据让人振奋,亩产达到了730公斤,同比去年增产了50公斤,智慧无人农场的效力发挥出来了!”新都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总规划师孟桂林说。

去年5月起,这片位于新都区军屯镇天星村的3000亩试验田,就一直为外界所关注——学习上海嘉定外港智慧无人农场,新都打造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智慧无人农场——集成北斗卫星、5G+、农机无人驾驶、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利用96%的粮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优势,探索发展“精品农业”。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一年实施下来,新都通过科技做强“精华灌区粮油基地”本底,成效喜人。

构建:订制开发,系统集成,首创不贵

在天星村四川流航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流航农业”)的展示厅里,“新都区天府粮仓精品区智慧农场云平台”引人驻足。在面积约五六平方米的大屏上,有11个窗口介面,展示着当下大田里的灾情、墒情、苗情、虫情等“四情”数据。

四川耀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农科技”)是云平台的设计、开发者,副总经理石浪涛介绍说,在试验田里,有五六百个传感器,分布在稻田、提灌站、气象站、农机等各个农业环节上,实时采集数据、传送到云平台,专合社和种植大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操作——从插秧到收割,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包括无人机喷洒农药。“这片田有4个合作社用户在用,普遍反映好用、有用”,石浪涛说。

这项技术最初探索的是用“WIFI网桥”技术,发现效果不理想后,创新找到了“5G专网 RedCap终端”模式——基于5G RedCap和视频AI分析的安全生产方案,通过5G定制,将农机与视频AI分析技术融合。“通过AI识别、分析、计算,智能农机具可以在自如地在田里前进后退,无人作业”,石浪涛说。

 

“这套平台的集成系统是由我们开发的,由30余位工程师协作完成,投入费用400多万元,使用寿命是10年,投入产出比还是很高的。”石浪涛说,这套系统在新都试制成功后,正在向成都其他区(市)县推广。

经济:凭空新增60亩耕地,全流程降本增效

“我有七八台农机具做了智能化改装,省人省时省钱,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插秧机,让我非常满意。”新都区昌平农机作业专合社负责人陈稻松说。

眼下,正是智能农机大显身手的时候。这些旧农机经过智能改装,一下变成了无人农机。在9月22日于天星村举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主会场活动中,陈稻机将现场操作两台智慧机具,向来宾展示神奇“本领”。

“用无人插秧机,带来了三个好处:省人、节油、多种”,陈稻松详细列举:过去,插秧机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个人开,一个人“喂”秧盘,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在田边操作;以前,插秧机插完一批秧苗,要停下来等上新一批秧苗,现在可以边插边补同时进行,节省了油,每天可以多插秧七八亩,综合成本下降超过100元。

一组测试数据,显示了无人化作业的经济性:无人驾驶农机设备平均可降低农机驾驶人工成本75元/亩,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加持下,无人农机的作业行走精度始终保持在2.5厘米内。经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团队测算,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相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2%,以本核心区3000亩为例,相当于凭空新增60亩耕地,年增产水稻小麦约70吨。同时,无人驾驶设备会规划最合理路线,可节约燃油约5%。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为精准农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节约农药化肥的投入约10%。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这个平台仍在发展——除了继续提升耕种管收无人化效益,实现了产销对接、农商直供等新业态,智慧无人农场还可大大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让农民和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

    编辑推荐